句子大全

俗话佛源,笑面如来佛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3日

俗话佛源

一、比【比丘】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见的意译。隋&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比丘是佛的弟子,当然要从佛乞法,但为什么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学法,一般不作治生产业,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骄慢之心。《金刚经》载:(佛)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憍陈如等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李明权)

二、安【安心】禅宗有一则著名的牚故:慧可(后为二祖)对初祖达摩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沉吟良久,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便说:我与汝安心竟。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以了不可得为安心之法,正是达摩祖师禅的本色。达摩还传授过一种壁观的安心法: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见《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俗以安心指心情安定,情绪稳定。如管桦《将军河》第二一章:果然,他的笑容使小伙子安心了。又有故意、存心的意义。如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好孩子,你听妈妈的话,妈妈还能安心害了你吗?(李明权)

三、称【称心如意】如意,梵语阿那律Aniruddha的音译,即爪杖,是出家僧侣百一用具之一。柄端作手指形,替手不能到之处搔痒,所以名为如意。又有柄端作心字形的,如《释氏要览》卷中说:‘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如此方篆书‘心’字故。同书又说: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词于柄,备于勿忘,要时手执目对,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这一种如意,即如旧时官吏的手版备于遗忘的笏子。但佛家还有如意杖、如意珠、如意轮等不同名词和用具。近代多以玉石制作,长一二尺,柄端作芝形、或云形以供玩赏,取其名为吉祥,又称吉祥如意。今以称心满意谓心满意足,如愿以偿。(常正)

四、单【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蚀》:事情是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也没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单刀直入,我就用话冒她一冒。(无名氏)

五、不【不因一事,不长一智】禅宗用语,说明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佛教既主张万法唯心,也极重视实践的验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宋&悟明《联灯会要》卷十八:老赵州十八

六、不【不二法门】独一无二的方法和诀窍。元&方回《赠刊工程礼》诗: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佛法中有无数法门。简单地说:法门就是入道的门径;所谓不二法门就是不可思议、无所分别的绝对真理。《涅槃经&狮子吼品》说:一者名为涅槃,二者名为生死。可见不二法门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萨,认为消除生灭、垢净、罪福等对立面,即不二法门。文殊菩萨认为,无言无说才是不二法门。文殊又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赞叹:这才是真入不二法门!(李明权)

七、大【大千世界】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李明权)

八、禅【禅】是梵语dhyana(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惟修等。禅的本义是伏除欲界烦恼的色界四禅,意谓心中寂静,没有杂念,能如实了别一切境界。《大智度论》卷十七: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通常习惯与定合称为禅定。讲到禅,很容易联想到禅宗。禅宗的禅即达摩来华所传的祖师禅,亦称涅槃妙心(参见《禅源都序》卷一),包括定、慧两方面,与禅定之禅是有区别的。如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庆城寺碑》:暇日,至庆城寺,与僧滋亭谈禅。随着禅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与禅有关的用语,如禅房、禅杖、禅林等。又如:因禅而得轻安,谓之禅悦;懒于修道,谓之逃禅。(李明权)

九、单【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的名字,故称单位。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如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八章:晚霞映红的平鄢里,尽是一片各单位交上来的俘虏。何为《最初的带路人》:我想这大概就是老乔的工作单位。(文贤)

一十、超【超凡入圣】佛教称断惑证真的人为圣;入圣,指入于圣人的境界。具体地说,超出六道轮回者,即入圣流。轮回于六道的众生,称为六凡;超出生死者,称为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俱舍论》卷十八说:入圣得果,离染漏尽。《景德传灯录&神宴国师》说: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后来以超凡入圣比喻学识造诣精深,由凡庸而达于圣域。如宋&黄庭坚《题杨凝式诗碑》说:余尝评近世三家书,杨少师如散僧入圣。又宋无《忆旧冯素之诗》说: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又以超凡入圣勉励后人,如《诸子语类》卷八说:而今紧要:且看圣人如何,常人如何,自家因甚便不如圣人?因甚便又是常人?就此理会得,便可超凡入圣。(常正)

一十一、抖【抖擞】佛教头陀(dhata)的异名。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为何苦行称为抖擞?这是从譬喻得名的。如衣服上附有灰尘,抖擞一下,即可去掉。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著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法苑珠林》卷一〇一中说:西云头陀,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著,如衣抖擞,能去灰尘。这是抖擞原来的含义。但是后来被借用为鼓励的语气,意思是振作、奋发等。如鼓励别人,就说抖擞精神。《续传灯录&清满禅师》:昨日热,今日寒,抖擞精神着力看。清&龚自珍《乙亥杂诗》中亦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无名氏)

一十二、不【不可思议】《大智度论》指出:不可思议是大乘佛教的特征。心思路绝,故不可思;言语道断,故不可议。《五灯会元》卷十六载,光孝禅师临终时只说了不可思议四个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认为,佛力是最不可思议的。各部经对不可思议的具体内容有不同说法。例如:《仁王经》说三种不可思议:佛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增一阿含经》说四种不可思议,增加了一个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一词还用于佛、法、僧三宝。如:阿弥陀佛又称不可思议光如来,《维摩诘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唐代灵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议,系善无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经&法供养品》,人称《不思议疏》。后用不可思议谓事物之难以理解,不可想象。如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的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权)

一十三、安【安详】见《法华经&方便品》: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隋&吉藏义疏:安详者,示大人之相,欲明,故先示大人相。又安详者,动寂无碍也。故论云:显如来定力自在,无人惊动,故称安详。唐代窥基《法华经玄赞》:安者徐也,详者审也。……佛定殊胜,入已,余人不能惊佛令从定起。非佛自出,余不能令出,故自从定起,又显于定中入出纵任,得自在故。后以安详表示稳重,从容不迫,言语行动自如。如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安详,徐开扇影露明妆。又如:举止安详。(禹振声)

一十四、痴【痴人说梦】比喻荒谬至极,不可相信。宋代僧人惠洪的《冷斋夜话》卷九记载:唐代龙朔年间,有异僧名僧伽者游江淮间。有人问:汝何姓?僧伽答:姓何。又问他是何国人?回答何国人。李邕据此为僧伽作碑云:大师姓何,何国人。惠洪说罢这件事,掩卷笑道: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按,隋唐时有一个西域城国,名为何国,居那密水南,为碎叶国的属国,与汉地有来往。西域僧人多用国名为姓,如安世高是安息国人,康僧会是康息国人。僧伽来是何国,自称姓何,不足为奇。看来,痴人说梦不是别人,倒是惠洪了。此外,《五灯会元》作痴人前不得说梦。卷二十谓:佛说三乘十二分,顿渐偏园,痴人前不得说梦。意谓佛法广大深奥,应时说机,难以对愚痴人随便讲说,恐其执着误解。俗语多用之。如《镜花缘》第十八回:今大贤说他注的为最,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又如邓拓《燕山夜话&不要空喊读书》: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亦作痴儿说梦、痴人说梦话。例如:清&钱泳《履园丛话&考察&墓碑》:后之人习焉不察,以为昌黎曾有此例,刻之文集中,而其子孙竟以原稿上石者,实是痴儿说梦矣!(李明权)

一十五、第【第一义】佛教称彻底圆满的真理为第一义。《胜鬘宝窟》卷上之末: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楞伽经》卷二: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圣之目,所以名义。唐诗中屡见此词,如李颀《题神力师院》诗: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后多用第一义指某家某派最高最深的理义。如《明儒学案》卷十八引罗洪先《论学书》:力行是孔门第一义。(纯一)

一十六、单【单传】原指禅家宗旨,不依经论文句,单传心印。如《碧岩录》:达摩遥观此土(中国)有大乘根机,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又《祖庭事苑》:传法诸祖,初以三乘教乘兼行,后达摩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指一师所传授,不杂别派。如清&佘怀《板桥杂记&雅游》:教坊梨园单传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遗也。亦指唯有一子传代。如鲁迅《呐喊&药》: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文贤)

一十七、臭【臭皮囊】皮囊又称革囊,就是皮革制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这句俗语源于较早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天神愈敬佛,因问道意。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视为盛满污秽之物的皮袋子,这叫做不净观,专用以破除淫欲。明&屠隆《昙花记&超度沉迷》:任他天女,觑为革囊;岂放摩登,毁吾戒体。即为直用此典。佛教还认为,人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的,虚幻不实,污秽不净,不值得贪恋,故喻之为臭皮囊。(可参见隋&智顗《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二。)俗语中应用例如《红楼梦》第八回: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新旧臭皮囊。亦可作臭皮袋。如清&王世禛《池北偶谈&谈异四&善庆庵老僧》:(老僧)遂升座而寂,壁间留偈云:者个臭皮袋,撇下无挂碍。洪炉烈焰中,明月清风在。(李明权)

一十八、法【法力无边】法力,原指佛法的威力,可以伏异端,降魔道,除烦恼,度众生。如《维摩诘经&佛国品》: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则施一切。又如宋&苏轼《答圆通禅师书》:所幸圣恩宽大,不即诛殛,想亦大善知识法力冥助也。后因以法力指神通。如宋&朱松《书永和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俗语中又以法力无边指神奇的力量,了无障碍。如《三侠五义》第四回:方才遇见相公的亲随,说相公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望祈搭救我家小姐才好。(李明权)

一十九、大【大无畏】佛菩萨不屈不挠地度化一切众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说,谓之大无畏。大无畏出于无我无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释迦牟尼前生为萨埵太子时舍身饲虎,药王菩萨前生烧臂供佛等,均是大无畏的例子。再举一例:宋&许申《重修灵山开善院碑记》称:唐代大颠和尚曾参访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得大无畏法。后遇暴徒张远凡以刃加颈,大颠神态自若地说:若(你)必及我,是夙负命;如不负公,残恶在汝。张远凡惭愧拜谢而去。《大日经》说六无畏: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和平等无畏。《大智度论》说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烦恼)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和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令众生离于怖畏,故又称施无畏菩萨。又唐代密宗创始人名善无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阳译出《大日经》并加以注疏。现代泛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毫无畏惧,奋不顾身,我们称之为大无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筑路的英雄门,是如何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艰险的大自然。(李明权)

二十、谛【谛听】谓一心听取,思维义理。真实不虚谓之谛,佛教有真谛、俗谛、空谛、假谛、二谛、四谛诸说。佛菩萨说法时,常对听众说:谛听谛听,善思维之。如《楞严经》卷二:汝应谛听,今当示汝。俗语中用此词,谓仔细聆听。如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诗: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又如曹禺《日出》第一幕:这大客厅里听见陈奶妈迈步进来,放声说话,思懿连忙谛听。小说《西游记》第五八回中,提到地藏菩萨有个神兽,名唤谛听。谛听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羸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李明权)

二十一、大【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开悟是觉悟之始,而彻悟是觉悟之成。按天台宗六即之说,开悟为名字即,见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彻悟为分证即,已经证道,属于圣贤。梁启超在《中国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说:修法华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彻大悟,遂直接佛传,创立此派。智者即陈、隋间的高僧智顗,他在二十多岁时从慧思修行法华三昧而彻悟,后来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后用以泛指彻底了解,完全明白。如《老残游记续集》:你紧记在心,将来自有个大彻大悟的日子,不是寻常的套话了。(李明权)

二十二、闭【闭门造车】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符合规格,关起门来造的车子,出门也能合辙。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曰:‘学人不会,乞师指示’。师曰:‘巧匠施工,不露斤斧’。《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后来仅用闭门造车一句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办事。如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因为借用外国名字,苦于不贴切,自定名字,又嫌闭门造车,怕不合式。(宽忍)

二十三、地【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中国民间熟悉的菩萨。也称为地藏王菩萨、地藏。如巴金《秋》四三:这天(指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又如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六:请来了便赞。从观音大士,玉帝,地藏,到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藏菩萨,梵名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等记载,他安忍不动如大地,故名。传说他受佛的嘱托,在释迦佛已经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的这段时期度化众生。他曾发下大誓愿,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民间因有地藏王主幽冥之说。相传唐时航海来九华山的新罗国太子金乔觉是地藏化身,他住九华山数十年,伀化后肉身不坏,全身入塔,后建肉身殿。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李明权)

二十四、嗔【嗔拳不打笑面】古时江淮一带有嗔拳笑面之戏,双方带面具作胡人勇士状,一扮嗔拳,一扮笑面。(可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禅宗有嗔拳不打笑面之语,《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后俗语中多用之,谓恼怒者不拳打笑脸相迎的人。或谓对人和气可以免遭欺辱,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他有钱的性儿,随他说几句罢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时年尚个奉承的,拿着大本钱做买卖,还放三分和气。也作嗔拳输笑面。如《水浒传》第二十七回: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李明权)

二十五、导【导师】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的人。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中,常得安乐。菩萨亦可称大导师。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如周尊攘《桂林寻梦》:我的班导师就是从桂林来的。也指思想、学术等方面的指导者。如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大家都不免要想做青年的新的导师,而诚实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导师’的,却是鲁迅。(李明权)

二十六、打【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整体。《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且道是什么?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其中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意思是把各种感情和遭遇看作是一回事;总的意思启示人了悟自己的真性。真性是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只可自心领会的。佛教主张消弭心境、人我、理事、苦乐等差别和对立,融通无碍,谓之打成一片,是道行较高的表现。后用以表示把不同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朱子语类》卷一二三:今来伯恭(吕祖谦)门人却亦有为同父(陈亮)之说者,二家打成一片。亦指思想、感情和生活等融为一体,密切无间。朱自清中《论朗诵诗》:看那感情和思想跟音节是否配合得恰当,是否打成一片,不漏缝儿。又如《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禹振声)

二十七、弹【弹指】原指印度的习俗。其法,弯曲食指,再用大拇指捻弹作声。印度人用弹指表示喜悦、赞叹等意思。如《法华经&如来神力品》: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声欬,俱共弹指。智顗注:弹指者,随喜也。在古代,中国人已熟悉印度人的这个习俗。如《世说新语&政事》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复无人。’任大喜悦,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后在诗文中,多用弹指表示激愤。如宋&文天祥《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凡怀忠愤,无不弹指!不过,今天人们用弹指一词,多表示短暂易逝的时间。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又如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之五:弹指人将老,回头憾苦多。亦作一弹指顷。如赵朴初《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一弹指顷恒沙涌,楼殿重重。此比喻意亦出于佛经。《无量寿经》谓:一心念佛的人,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如弹指顷,即生彼国(西方净土)。一弹指顷有多长呢?或说心九百六十转康僧会《大安般守意经》序),或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翻译名义集&时分》)等。可见,弹指之间虽很短暂,但已有许多念头在生生灭灭了。(李明权)

二十八、痴【痴心妄想】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谓之痴心妄想。如《红楼梦》第一一三回:人生缘分,都有一定,在那未到头时,大家都是痴心妄想。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做痴心。《大日经&住心品》将痴心列为六十种心相之一。《法苑珠林》卷九十指出:依邪见故,痴心增上。后以痴心指沉迷于情爱而不能自拔,犹言痴情。如寒山子诗:伸头临白刃,痴心为绿珠。又如俗语:痴心女子负心汉。妄想和正觉相对,又称生灭心、攀缘心等。隋&慧远《大乘义章&八妄想义》对妄想有明确的释义: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想取相,目之为想。妄想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如《楞严经》卷一所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后用妄想泛指胡思乱想和不切实际的想法。如唐&白居易《强酒》诗:若不坐禅销妄想,即须行醉放狂歌。(李明权)

二十九、打【打坐】原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将双腿按一定姿势坐好,而双手结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宋&文天祥《遣兴》诗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剑便神仙。元&杨暹《西游记&语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近代文学作品也有引用此词,如李广田《山之子》:且随处是小桥流水……鸡鸣犬吠,人语相闻,山家妇女多做着针织,在杨树下打坐。(李君冈)

三十、刀【刀山剑树】险恶的情景,谓之刀山剑树。《宋史&刘[铁-失+长]传》载:酷史作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又如京剧《乌龙院》:纵然是刀山剑树,俺刘唐何惧!刀山剑树本是佛家所说的地狱中的惨苦境象之一。经中说:淫为秽恶,死入恶道,刀山剑树,火车炉炭。(《菩萨处胎经&行定不定品》)谓造邪淫、杀生等恶业的罪人,死受极苦的报应,直入阿鼻地狱。那里有一处,山上以刀为树,树上以剑为叶,密密麻麻。罪人穿行刀山剑树间,忍受剖腹剜心、割截肢解的剧苦。此说源于佛家的因果报应之说。也作剑树刀山。《五灯会元&灌州罗汉和尚》:曰:‘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 (李明权)

三十一、吃【吃十方】出家人靠信徒布施、化缘度日,俗称吃十方。此外,出家人云游各处,可在十方丛林中挂单,免费食宿,这是吃十方的又一层意思。佛经上称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的空间为十方或十方世界。如《无量寿经》卷下: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又,接待四方僧人的寺院及其庙产等,称为十方丛林或十方常住。《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谓: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体通四方。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寺僧平时吃着十方,此际料没有凌波出险、载米上门的了。又如吴晗《朱元璋传》第一章二:和尚吃十方,善男信女的布施吃不完。又,靠和尚吃饭,俗谓之吃十一方,亦用作调侃话。如《品花宝鉴》第五十回:仲清等不好再说,只得谢了一声说:‘我们竟吃到十一方了!’(李明权)

三十二、长【长生猪】佛教把杀生列为第一重戒,主张以慈悲的精神保护、拯救人和一切动物的生命,谓之护生。护生被认为是功德无量的。释迦牟尼在前世,曾有舍身饲虎的壮举。过去,有些寺院中豢养长生猪、长生牛,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太平广记》卷一百引唐&牛肃《纪闻》:唐开元十八年,京菩提寺有长生猪,体柔肥硕,在寺十余年,其岁猪死,僧焚之,火既烬,灰中得舍利百余粒。又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载:一猪见邻翁辄嗔目狂吼,奔突欲噬。邻翁怒极,打算买下这头猪杀了吃,忽然猛省:这大概就是佛门所说的夙冤吧!邻翁便以高价买下这头猪,再把它送到寺院中作为长生猪。后来,邻翁再去见这头猪,猪竟俯首贴耳,作亲昵状。此外又有长生牛。宋&洪迈《夷坚丙志&长生牛》谓,宋代绍兴年间曾下令禁屠,将牛牵入佛寺作长生牛,养数年方死。(李明权)

三十三、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可以广泛应用多方面的比喻。百尺竿头,百尽高的竿子顶端,指极高处。用以勉励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而要继续努力,更求上进。语本《景德传灯录&湖南长沙景岑禅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文是百丈,后人为易解改丈为尺。)前云竿头,意在不动;后云进步,意在十方。后文师又有劝学偈云: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禅师愿达南泉去,满月青山万万秋。后人沿用为成语,意在更求上进。宋&朱熹《答巩仲至》:然感左右见顾之重,若以为可语此者,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又茅盾《漫谈文艺创作》:学习是深刻领会了人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特长以后,化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禹振声)

三十四、道【道具】僧人所用的器具。如比丘所穿的三衣,随身备用的六物、十八物等。《中阿含经》释道: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菩萨戒经》释道:资身顺道之具。僧人所用之物,必须符合佛教的道理和戒律,故称道具。道具和法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道具一般是指僧人个人日常所用之物,而法器是指在法事活动中所用之物。《敕修百丈清规》所列道具有:三衣、坐具、便衫、裙、直缀、钵、锡杖、拄杖、拂子、数珠、净瓶、滤水囊、戒刀。今则以道具指戏剧、电影等演出中的舞台用具。(李明权)

三十五、报【报应】此语,反映了佛教的因果说。佛教讲因果,有世间和出世间两种。所谓世间因果,即苦和集二谛。苦是果,集是因。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这种苦果,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业因(集),由于业力的牵引,所以感受人生的苦果。所谓出世间因果,即灭和道二谛。灭(涅槃)是果,道是因。佛教认为要摆脱人生的痛苦,就要遵照佛陀的教法去修道,断除烦恼;以修道为因,将来证得涅槃(灭)正果。因果报应是佛家的重要学说,一般所说的报应,似乎只是偏指作恶事得恶果而言。其实报应包含着善、恶两个方面。《法苑珠林》卷八云:故经曰: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警世格言》中亦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未报,时节未到之说。这些都是告诫人们应当做好事,不要做坏事。(无名氏)

三十六、爱【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如《华严经》卷二六所说:随生死流,入大爱河。又如《楞严经》卷四说: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爱在佛教中一般用为贬义,如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五所下的定义:贪染名爱。佛家主张平等清净的慈而摈弃自私污染的爱。世俗之爱以男女间的情欲为基础,故《圆觉经》指出:轮回,爱为根本。当然,爱国、爱父母、爱师长等,佛家也认为是正当的,只是一般不用爱这个词去表达而已。后用爱河指情欲,爱情。如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一个溺爱河而罔顾,只图暮乐朝欢;一个沉宦海而久迷,空自南奔北走。又如巴金《灭亡》第四章:他又沉到爱河里面了。(李明权)

三十七、比【比丘尼】《魏书&释老志》谓:比丘为行乞,妇人道者曰比丘尼。比丘是梵语bhiksuni的音译,意为乞士女,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比丘尼的具足戒比比丘要多,有三百四十八戒,通常举其大数,号称五百戒。释迦牟尼成道后,在弟子阿难的请求下,允许佛的姨妈大爱道出家,大爱道成了最早的比丘尼。南朝梁&宝唱著《比丘尼传》四卷,收六十五人。比丘尼俗称尼姑,也有称为尼师、师姑的。

三十八、尘【尘劳】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称作尘劳。如《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因烦恼能染污心性,犹如尘垢之使身心劳累。如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后多指事务劳累或旅途劳累。如宋&秦观《满庭芳》词之二:饮罢不防醉卧,尘劳事,有谁听。又如郭沬若《<屈原>与<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样从香港回来的,在极端的危险之后,尘劳未定,便委屈他来担任了这一次的苦役。(文贤)

三十九、定【定力】定,梵语三摩地(samadhi)的意译,意为注心一境,不散乱。修定能产生伏除烦恼妄想之力,故称定力。如《无量寿经》卷下:定力、慧力、多闻之力。坐禅便是修定的主要形式。如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后用定力指处变不惊、自我控制的意志。如《儿女英雄转》第二一回:一个乡里的妈妈儿,他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又可晓得甚么叫做定力?又如冰心《超人》: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什么定力都尽了,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李明权)

四十、报【报恩】恩,又称恩惠或恩德。即有好处施于他人。受恩惠者,尽心竭力报答之,叫做报恩。佛家的报恩思想,始于佛世。藏经中收有《报恩经》七卷。《经》中说佛在世时,其弟子阿难闻外道讥佛不孝,便去告佛,佛当即召集大众讲述自己如何尽孝的事实。他说他过去生中是须阇提太子时,曾以身肉济父母之难。此生成佛之后,又先上忉利天为母说法等等。佛认为这些都是尽孝报恩的行为。佛教寺院中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又是根据《盂兰盆经》的报恩思想而举行的宗教活动。传说佛的大弟子目莲,以神通力,见其母堕饿鬼道(佛教讲的六道之一),受倒悬之苦,就请示佛陀解救的办法。佛以此因缘而说《盂兰盆经》。经中说: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Ullambana),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心地观经》还列举佛弟子必须报答的四种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无名氏)

四十一、大【大慈大悲】给与欢乐为慈,拔除痛苦为悲,合称慈悲。爱一切众生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佛家以慈悲为怀,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称两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萨实行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唐&王维《燕子龛禅师》诗云:救世多慈悲,即世无行作。表明慈悲即救世之心。佛菩萨心量广大平等,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见众生之相,故称大慈大悲,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常用以称佛。如《说岳》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大慈、大悲又分别指称弥勒、观音两尊菩萨。弥勒(Maitreya)意为慈氏,是未来佛,当予众生未来之乐,号为大慈尊,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拔除众生今现在之苦。号为大悲菩萨。后来,帮助别人、救人于患难之中,都叫做大慈大悲、大发慈悲。亦用为祈求别人怜悯和帮助的话。如《喻世明言》卷三七: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又如茅盾《赵先生想不通》:啊哟!大少奶奶,大慈大悲的嫂子!下次我再说,罚我烂舌头!(李明权)

四十二、辩【辩才无碍】能言善辩,谓之辩才无碍。如《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口似悬河,辩才无碍。原指佛、菩萨具有广长舌,善于说法。如《华严经》说: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辩才出于智慧。据《起信论》说,佛、菩萨在完全了解宿命、未来和他心等基础上对机说法,故能义理贯通、言辞畅达、方便善巧、毫无滞碍。《华严经》说有四辨,即法无碍辨、义无碍辨、辞无碍辨和乐说无碍辨。在娑婆世界,佛主要以音声为佛事,重视声教。佛说法既有超越时空,专为圣贤而说的密音声;也有应时对机,广为凡夫而说的不密音声。(李明权)

四十三、长【长斋】佛教戒律中规定中午12时以后进食为非时食,称遵守过午不食戒者为持斋,长时如此则谓之持长斋,在我国,持戒者多伴随着吃素(不食荤腥),故民间多谓终年素食者曰吃长斋。《般舟三昧经》:一食长斋。《南史》:刘虯精信释氏,衣粗布,礼佛长斋。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成语长斋绣佛喻信佛虔诚,即出于此。(常正)

四十四、步【步步生莲花】莲花,是一种吉祥清净的花,出污泥而不染,清香可爱。佛教视莲花为圣洁的象征。所以佛、菩萨像都设有莲花宝座。佛典中说在印度,莲花分为四种:优钵罗华(华同花),青色;拘物头华,黄色;波头摩华,赤色;芬陀利华,白色。虽然因颜色不同而各有其别名,但总称之为莲华。《杂宝藏经》卷一有鹿女步迹生莲花的故事。据说鹿女每走一步,都生出一朵莲花。后来鹿女被梵豫国王娶为第二夫人,生千叶莲花,每片叶上有一个小孩,共得一千个儿子。据《南史》记载:南齐东昏侯肖宝卷穷奢极欲,仿照鹿女步迹生莲花的故事,在宫中用金片雕莲花铺地,令其宠妃潘玉儿在

四十五、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指道行。魔,梵语mara,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魔逆经》指出: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正如隋&智顗指出: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但了惟心,见无所见。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俗语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如清&谭嗣同《仁学》:算学盛而愈多难取之题,治理盛而愈多难防之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然反而观之,向使不进,乃并此阻而不可得。是阻者进之验,弊者治之效也。也作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如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到得登峰,则魔自退。有时也反其意而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谓总有压倒胜过对手的一招。如雪克《战斗的青春》第八章五:敌人魔高一尺,我就来个道高一丈。(李明权)

四十六、不【不即不离】《徐霞客游记》卷三:急贾余勇穿其中,则其隙不即不离,仅容侧身而进。指物体若分若合。《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夫妻之间……处得来天然合拍,不即不离。指的是人际关系既不亲热也不疏远。按不即不离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李明权)

四十七、恩【恩爱】于父母、夫妻间相互感恩溺爱之情,谓之恩爱。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活活的把一对热刺刺的恩爱夫妻拆开。佛教提倡知恩报恩,教人报酬四恩(据《心地观经》: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应尽心致力。佛教对于爱,基本的分为有污染和无污染二种。有污染即贪爱,如女色钱财等;无染污即信爱,如师长、父母等。佛教主张断爱,但所断的是有染污的贪爱。同时以断除爱念为实践佛法的基础。《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又说:轮回爱为本。《楞严经》卷四说:异见成僧,同见成爱。又说:爱河枯干,永令断绝。《后汉书&襄楷传》上说:浮屠(佛教僧徒)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这就是佛教徒把断爱贯彻于日常生活中之一例。

四十八、茶【茶禅一味】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着《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四十九、恶【恶口伤人】佛教把言辞粗野,恶从口生,称为恶口。并把恶口列为十恶(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痴)之一。《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地持论》: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故俗有十恶不赦之说。佛教对恶口骂詈恼人之言,是最所禁戒的;提倡以爱语、善语与人交谈。如《行事抄》说: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后来把用恶毒言语诽谤他人,使人的感情和人格受到伤害,叫做恶口伤人。(无名氏)

五十、对【对牛弹琴】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

五十一、尘【尘缘】佛教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乃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如《圆觉经》卷中: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身相。俗语中谓与尘世的因缘。如《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苟元帅,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文贤)

五十二、得【得未曾有】佛教指甚为稀有难遇的盛事,即前所未有。原是经中常见的套语,如《楞严经》卷一:法筵请众,得未曾有。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也作得未尝有,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纯一)

五十三、翻【翻案】推翻已经断定的罪案,称为翻案。例如《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事已到此,乐得翻案,翻供到底。今亦指推翻原有的结论、鉴定和处分等。诗人有所谓翻案法。且举宋代苏轼为例。晋代名士刘伶以旷达著称,常携酒乘鹿车而游,让人荷锸相随,说:死便埋我。苏轼《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诗反用其典云:既死何用。

五十四、禅【禅和子】俗称参禅的人。也指禅僧,和尚。和,有亲和的意思。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二则评唱:如今禅和子,问著也道:我亦不知不会。又如《水浒传》第五八回:当日便收拾腰包行李棚头笠,只做禅和子打扮。也可以省称禅和。如元&无名氏《猿听经》第四折:大众,还有精进的佛子,俊秀禅和,未悟宗机,再来问答,有也是无?(李明权)

五十五、本【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李明权)

五十六、超【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五十七、当【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以促人领悟佛理。棒始于德山宣鉴。僧来参问,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录》)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圆悟心要》卷三)颇有切肤之痛。喝当始于马祖。百丈禅师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景德传灯录》)最善于喝的,无过于临济义玄,他有四种喝法,门下棒喝交驰。德山棒,临济喝,留与禅人作模范(《五灯会元》卷十七)。遂成为禅林的风气。后以当头棒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如《镜花缘》第八十四回:这个笑话虽是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了,却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李明权)

五十八、寸【寸铁杀人】语本宋代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犹言一发中的,一针见血,片言只语便可使学人顿悟自性。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故有此喻。直到明代,寸铁杀人这句话还流行在禅林中。盖近日丛林议论,崇尚宗门,主于单刀入阵,寸铁杀人(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宋代朱熹很欣赏寸铁杀人之喻。《朱子语类》卷一一五说:因举禅语云:寸铁可杀人。无杀人手段,则载一车枪刀,逐件弄过,毕竟无益。一味搬弄许多经义文句,未从自性悟出,毕竟不能切实受用。以此援禅入儒的,还有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盖自我儒言之,若子贡之多闻,弄一车兵器者也;曾子之守约,寸铁杀人者也。(李明权)

五十九、时】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记昼夜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昼夜各六个时辰,故称二六时。这是佛门的一句熟语,犹言一整天,整日整夜。佛门劝人要在二六时中保持正念,精进正道。如明&佚名《赠书记&假尼入寺》:将来堕落知何地?因此上情愿焚修二六时。现代亦偶有运用者。如鲁迅《华盖集&杂感》: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李明权)

六十、半【半路出家】指不是从小而是成年后才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门的净行。《维摩诘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方便品》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后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后来改行的称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说: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无名氏)

六十一、忏【忏悔】对自己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忏,是梵语Ksama(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己的过失。南朝梁&萧子良《净住子&涤除三业门》说:忏悔之法,当先洁其心、静其虑、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肃其容,内怀惭愧,鄙耻外发。指出忏悔时必须至诚恳切。忏悔有一定的程式,往往都要念长短不等的忏悔文。中国的忏法始于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后又有观音忏、法华忏、金光明忏等。有注重程式的事件忏,也有注重谛观的理忏。忏悔可以拔除罪苦。如《心地观经》卷一谓经:发露忏悔,罪即消除。(李明权)

六十二、病【病鬼碰着阎罗王】病鬼,指病入膏肓,形容可怕的人。阎罗王,指地狱之主。病鬼碰着阎罗王,指必死无疑,毫无生还的可能。如《宋史演义》第五一回:(耶律乙辛)阴与宫婢单登等定谋,诬后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洪基不辨真伪,即将赵惟一系狱,嘱耶律乙辛审问。病鬼碰着阎罗王,还有什么希望?(李明权)

六十三、禅【禅悦】进入禅定境界中,人会感到身心安然愉悦,谓之禅悦。《维摩诘经&方便品》说,维摩诘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诘是印度著名的大乘居士,深入不二法门,主张在家行禅,出淤泥而不染,成为中国士大夫崇尚禅悦的典范。禅悦的风靡,当在慧能大师建立南宗顿悟禅之后。禅悦的内容大致包括:从佛法尤其是禅理中去寻找精神安慰;往来名山古刹,与禅僧交游;参禅说玄,将禅理溶化到诗文和生活中去等。如元&吴莱《泛海东寻梅岑山登盘陀石》诗:舟航来旅游,钟磬聚禅悦。又如明&张煌言《梅岑山居》诗引:禅悦之余,遂成《梅岑新咏》。骚耶?偈耶?读之如坐光明藏矣。(李明权)

六十四、刀【刀头舐蜜】此比喻出于《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二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佛教把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和睡眠欲称为五欲,《大智度论》卷十七谓,众生贪恋追求五欲之乐,如火炙疥,以致后世受无量苦,如好色者受畜生报,贪财者受贫穷报等。这就是刀头舐蜜的意义。众生的贪欲,是无始以来的妄想结习,所谓结习正如刀舐蜜,扫除须著絮因风(宋&张孝祥《浣溪沙&梦山未释然再作》词)。亦感叹世态人情充满了虚妄的诱惑和危险的陷阱。如宋&薛季宣《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 (李明权)

六十五、超【超度】《地藏经》称: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恶业,死后又没人为他追荐,其神识就可能投生到饿鬼、地狱等恶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内,以善愿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于地狱等恶道而转生人天等善趣,俗谓之超度。超度之俗大约始于梁武帝所创的盂兰盆会。盂兰盆系梵语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即解救沦落地狱、饿鬼中的众生的倒悬之苦。唐时民间已盛行超度。如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载: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超度。超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念佛、诵经、营斋、做道场等。超度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说法,举例如下:《黑籍冤魂》第二四回:禁锢之于阿皮地狱,永永埋头,不使再有超生之日。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叫贼淫妇阴山背后永世不得超生。又如《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不如一发请几名师傅和几位禅师,开坛讲经,超升作福。今亦引申为救助、解脱等意。举二例:孙中山《行易知难》:本大总统看到北方学界,都是在这样的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们。又如《抗日歌谣&今年到了新四军》:今年到了新四军,百姓个个得超生。(李明权)

六十六、打【打问讯】问讯又称打问讯,是佛教徒相见时的礼仪。其法:正身,弯腰,当胸合十,向对方问安。宋&道诚《释氏要览》引《善见律》: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戒律中规定,相见致敬时应问安,不得如哑羊,一言不发,故称问讯。例如《水浒传》第四回: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李明权)

六十七、晨【晨钟暮鼓】梵语犍椎Ghanta,译为钟或磬,系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释氏要览》载,比丘在布道时,众人不按时集会,佛说打犍椎或打鼓等而召集。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大钟,丛林号令姿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把钟声与客旅的愁思相联系,发人深省。晨钟暮鼓亦指岁月推移,循环不已。如宋&陆游《短歌行》云: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见《剑南诗稿》卷十四)(纯一)

六十八、毕【毕竟】表示终归、到底、究竟等意义,表示追根究底,最终所得的结果或最后所达到的状态。毕是终止、结束的意思,竟是完毕、终于的意思。佛典中常见毕竟一词,如:毕竟空,谓诸法究竟不可得,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终归于空。毕竟依,谓佛为众生究竟依处。毕竟无,谓龟毛兔角之类毕竟是无。毕竟智,谓如实证如一切法总相、别相之智。如此等等。后亦常见于诗文。唐代白居易《题王侍御池亭碑诗》: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李商隐《早起诗》:莺啼花又笑,毕竟是谁春?(禹振声)

六十九、别【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大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神话中灌口二郎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李明权)

七十、慈【慈心】对他人爱护、帮助、恻隐之心,称为慈心。如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这种哀叫,并不能感动那肥人和几个打手的慈心,他们反而哈哈的笑起来了。佛教说菩萨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如《俱舍论》卷二九说: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慈心即为众生做善事,给予欢乐。佛家所说的慈心范围极大、对象极广。不分怨亲,故称无量。《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其中有慈心者,谓随顺慈法而修行。《增一阿含经》卷四七谓:修习慈心者,可得卧觉皆安、天护人爱、横灾不侵、得生梵天等种种善果。(李明权)

七十一、当【当来】指将来、未来,区别于过去、现在。当来之世,犹言应来之世,通指佛涅槃后。《金刚经》: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是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后沿用者,如唐&拾得诗:不忧当来果,惟知造恶因。此以因果对明,具见当来之义。(禹振声)

七十二、定【定性】佛教谓在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只具唯一种子的众生叫定性;具二种或三种的众生叫不定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人无有漏种子者,称无种姓。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无种姓,则为五性,为法相宗所立的教义。后谓安定心神。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随手关了门,闷闷坐着,定性了一回。又如《三侠五义》第四回:等我家相公定性养神,二鼓上坛便了。也指事物故有的特性。如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参两》:阴阳有定性而无质也,故独言阴而不言阳。亦指确定事物的成分或性质。如郭沫若《

七十三、慈【慈航】佛教认为,佛菩萨以普渡一切众生为大愿,运用大智慧,把众生从生死苦海中运到解脱的彼岸,称为慈航。如南朝梁&萧统《开善寺法会》诗:明暗室,慧海度慈航。又如《花月痕》第五二回:万顷碧波,都成觉海;前重苦海,尽泛慈航。寺院中观音菩萨像上,往往悬有慈航普渡的匾,即此意。慈为与乐,悲为拔苦。慈航之慈是兼慈和悲二义而言的。慈航又称为大愿船。如《净土论》:菩萨乘大愿船,往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指菩萨以愿力普渡众生。又称为般若船。如《大悲经》偈云: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般若,意为大智慧,谓菩萨以智慧普渡众生。(李明权)

七十四、拜【拜佛修斋】佛教徒修行的主要内容之一。拜佛是佛教徒每天应修的定课;如入寺院,亦应礼拜佛菩萨等。拜佛必须依从佛教仪规,采取头面礼足、五体投地等方式。至少三拜,或为三的倍数。斋字有戒、敬、清净等义。修斋原指过午不食,后转指不食肉(包括长斋与每月若干天的花斋)。此外,在家信徒在斋日修八关斋戒,使身口意清净,也叫修斋。修斋还包括设食供养僧众的斋僧,为亡人设斋会的斋七等。总之,一切时、一切处自净其意,便名修斋。俗语用拜佛修斋形容修习佛法者。如清&讴歌变俗人《醒世缘弹词》:生来心地最慈仁,拜佛修斋一秉仁。(李明权)

七十五、地【地狱】这个概念是随佛教传入中国,而为民间所熟知的。在梵文中,地狱有两种名称。一是泥梨(niraya),意为无有,即没有喜乐;一是捺洛迦(naraka),意为苦具,即不得自在。地狱这个词是按汉语习惯意译的。地有底下的意思,狱有拘困的意思;在六道轮回中,地狱最下劣、最惨苦,列为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首。据说,造五逆十恶的人,死后将受地狱报应。地狱名目很多,如阿鼻地狱、十八地狱、火车地狱、八大地狱……今山西蒲县柏山寺保存有唐代塑造的十八地狱,其中有阎罗、鬼卒,还有刀山、镬汤、铁床、铁磨等,形象逼真,阴森可怖。(李明权)

七十六、不【不受福德】《金刚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意思是说,菩萨虽然做了许多功德善事,但他不能因此贪求果报或骄傲自满,否则反而成为修行的障碍,所以说不受(执着)福报和功德。以后引申为不会享福。《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个女儿不受福德,却跟一个碾玉的待诏逃走了。(常正)

七十七、大【大和尚】也写作大和上,通常用于敬称年高德劭的僧人。如日本人称鉴真为唐大和上。一般也用以称寺庙中的方丈、住持。如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四谓: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中国第一个使用大和尚称号的,是晋代高僧佛图澄。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六则说:考得大和尚三字,乃是晋朝石勒的时节,有个佛图澄,自已称道。其实他是个圣僧,看那石勒皇帝,就如海上鸥鸟一般。神通广大,能知过去未来,俨然一尊燃灯古佛,自然动人钦敬。据《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及《神僧传》卷一等记载:佛图澄原是天竺人,少学道术。来洛阳时,自称已有一百多岁。

七十八、法【法门】《华严经&方便品》谓:佛以种种法门,宣示佛道。佛的教化方式和内容,称为法门。唐&黄蘖《传心要法》说,佛用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以便使不同根机的众生从适合自己的法门而入,除烦恼,了生死。八万四千极言其多,可作无尽无量解释。如大乘、小乘、顿悟、渐悟、理门、事门等等,都是种种法门。又如《维摩诘经》高唱不二法门。禅宗五祖弘忍阐扬东山法门。法门一词又可随文生训。如《旧唐书&萧瑀传》:梁武帝穷心于释氏,锐意于法门。此指佛法。八指头陀《十二叠韵呈笠云本师》诗:法门望重比昆仑,法海波澜满腹吞。此指佛门。又如唐&杨炯《和旻上人伤果禅师》诗: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此指寺门,佛寺。亦有专用法门为寺名者,如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后亦泛指某家某派的独传之秘。明&高攀龙《困学记》:严立规程,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中不帖处,只将程朱所示法门参求。在小说中运用如茅盾《子夜》八:我得了一个翻本的法门,特地来和你商量。此指方法、诀窍。(李明权)

七十九、单【单枪匹马】原作匹马单枪。《五灯会元》卷十二:慧觉谓浩泰曰:埋兵掉斗,未是作家(英雄),匹马单枪,便请相见。禅宗提倡顿悟成佛,劝人不要依傍他人或拖泥带水,须直接把握自心,回光返照,便可见性成佛,就像勇士单骑上阵,须见分晓一样。以后遂引申为形容果敢无畏之词或因无人帮助而单独行动之意。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茅盾《腐蚀》:尽管恶势力是那么大而我是单枪匹马,然而也未必永久是单枪匹马。(无名氏)

八十、吹【吹螺】法螺,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乐器。螺即螺贝,生长在大海,俗称海螺,系软体动物,肉可食,螺头穿孔吹之,声大而远。吹螺或吹法螺,比喻佛说法广被众生。螺声勇猛,表示之雄健。又吹螺表示号令三军,比喻佛说法降魔。吹螺一语,出自多种佛经。如《法华经&序品》亦说:吹螺,击鼓。《金光明经&赞叹品》亦说:吹螺,击鼓,燃炬,雨胜法雨。这种法螺,现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做佛事,一般不用了,但藏传佛教寺院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时,仍然吹奏这种乐器。由于法螺中空声大,距离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所以后用以比喻吹牛皮、空口说大话为吹螺。(无名氏)

八十一、法【法师】指精通佛教教义,又能如法修行,并善于为他人演说教法的僧尼。比如精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三藏法师。就广义讲,佛在世时,许多外道分别论师都在宣讲他们的教义,也被称为法师。佛十号中有天人师一号,也就是说,佛是为天人等说法的师。佛教经论中,对于法师的资格有其特定的含义,其运用也非常广泛。如《法华经&法师品》说: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共五种法师。《辩中边论》说十种法师。法师又是菩萨的异名,如《瑜伽师地论》和《大乘庄严经论》说:法师(说法者)即菩萨十六种异名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一般只对出家僧人尊称为法师。道教受了佛教的影响,道士善于苻箓祈禳诸法术者,亦称为法师,如《唐六典》: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无名氏)

八十二、慈【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作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出家人以普渡众生、行菩萨道为己任。菩萨道的主要精神体现在替众生与乐、拔苦的慈悲心上。因此,南朝梁&沈约《究竟慈悲论》指出:释氏之教,义本慈悲。慈悲是发起一切善行的基础。不过,光有慈悲还不够。度化众生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权巧之智,称为方便门。如唐&窥基《法华经玄赞》卷三解释:利物有则曰方,随时而济曰便。据说,佛有八万四千方便法门,度化一切众生。如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中长老说:俺出家的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李明权)

八十三、不【不看僧面看佛面】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谓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如《西游记》第三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当然,朋友有困难不好袖手旁观。最近公会方面又约我谈了,不看僧面看佛面,总得给公会一个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兹各举一例。如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闯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让我过去吧!(李明权)

八十四、悲【悲观】佛教五观之一。悲,恻怆之意。即以悲悯之心观察众生,救人苦难。《法华经&普门品》云:悲观与慈观,常愿常瞻仰。注曰:以大悲观人观众生苦,拔其苦难,名曰悲观。今指消极失望之意,与乐观相对。如冯雪峰《上饶集中营》第三部:不是面对着屠杀而悲观,而是进行有准备的、有希望的战斗。又如巴金《随想录》五: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超凡)

八十五、安【安身立命】见《五灯会元&长沙景岑禅师》: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曰: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曰:却据地时如何?师曰:拖出死尸着。安身立命与下文着身处意同。问:如何是学人心?师曰:尽十方世界是你心。曰:恁么,则学人无着身处也。师曰:是你着身处。曰:如何是着身处?师曰:大海水,深又深。曰:学人不会。师曰:鱼龙出入任升沉。可见在禅语中,安身立命指悟心而言。后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如言安身立命之所。《水浒传》卷二: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茅盾《创造》:他老了,少壮时奔走衣食,不曾定下安身立命的大方针。(禹振声)

八十六、大【大我】梵语Pormatman或Mahatman的意译。谓远离我执、我见而达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的意思。为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一。语出《涅槃经》二三: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涅槃经疏》五: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入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吾人所执着自我的身心,是没有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证得的涅槃,则为真实且常住不变,故称大我,义同真我。后用以指群体,群体社会。与个人之小我相对。如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文贤)

八十七、不【不知不觉】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说: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山名)之高广,内(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已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法门。后因以用不知不觉形容不经意,没有觉察到。如《野叟曝言》第三回:两人不及细说,将身上衣裳略搅掉些水气,不知不觉,天已昏黑。又如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里的笔,不知不觉就停下来了。(李明权)

八十八、阿【阿鼻地狱】梵语avicinaraka,译为阿鼻地狱,意为无间地狱。唐&道世《诸经要集》卷十八谓:彼处恒受苦受,无喜乐间,故名无间。阿鼻地狱在地狱中品位最下、受苦最惨而没有间歇。阿鼻地狱的大苦果是由五逆、十恶等大恶业所感召的。《续高僧传》卷八载,周武帝灭佛时,唯有慧远抗声谓:陛下今持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拣贵贱,陛下安得不怖!后亦用以形容极端困苦的处境。如宋&司马光《禅门六偈》一:愤怒如烈火,利欲如铦锋;终朝长戚戚,是名阿鼻狱。(李明权)

八十九、恶【恶魔】佛典中常以佛与魔相对而区别正邪。八相成道中有降魔一项。《楞严经》卷九于示正说后常结言: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魔即指人,亦指事。魔有四种:一者烦恼魔,二者阴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复次,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如诸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入界、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尽名为魔。(《大智度论》卷五)恶魔,如《圆觉经》言: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魔集烦恼、障碍等一切恶法,故名恶魔。今以恶魔比喻十分凶恶的妖魔或人。如《西游记》第五十二回:遇着一个恶魔头,名唤兕大王,神通广大。(禹振声)

九十、顶【顶礼膜拜】对人尊崇,敬畏直至,谓之顶礼膜拜。如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一时轰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顶礼是佛家最虔敬的礼拜仪式。其法,五体投地,以顶额触地(或尊者之足),翻双掌(表示承尊者之足)。《归敬仪》下释道: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例如清&张岱《陶庵梦忆&阿育王寺舍利》:余初见三珠连络如牟尼串,煜煜有光。余复下顶礼,求见形相。再视之,见一白衣观音小像,眉目分明。顶礼亦作朝拜解释。如《花月痕》第八回:发愿朝山,航南海,涉峨嵋,前年顶礼五台。置于膜拜,当为我国古代西北部族对敬畏者的礼仪,谓合掌加额,伏地跪拜。见于古书《穆天子传》二:吾乃膜拜而受。后连用为顶礼膜拜。(李明权)

九十一、参【参禅】禅,梵语dhyana,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谓心专著一境,正审思虑。一般把禅和定连在一起,称为禅定,或把参禅理解为坐禅入定。如老舍《二马》第五段四:李子荣纹丝不动的在那里坐着,好像老和尚参禅那么稳当。后来,禅学之禅的含义又由禅定扩大为定慧,进而引申为禅宗之禅。禅宗之禅,强调明心见性,重视智慧。六祖慧能有偈云: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以立功课!(《坛经》)可见慧能为代表的南宗并不强调传统的坐禅。在禅宗那里,参禅就是参悟,通过参破公案、话头、玄关等,而顿悟真理。唐&玄觉《永嘉证道歌》谓: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表明参禅者必须由明师指点,多方请教,不可盲参瞎修,以免误入邪途,成为野狐禅。又宋&苏轼《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书诗至夜半书其后》诗: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意谓领悟微妙的诗意。(李明权)

九十二、耳【耳根清净】听不到胡言乱语、嘈杂的声音,俗谓耳根清净。这个词语出于《圆觉净》卷上: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耳根,六根之一,指听觉器官及其功能。所说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灵,故佛多以音声作佛事来度化众生。耳根清净是六根清净的一类。耳根清净,便能达到天耳通,远近皆闻,能知一切众生的语言。《楞严经》卷六还指出: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后文学中常有引用,如《水浒传》第七回: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阳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多指不闻是非。如《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当是打发罗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净。钱钟书《围城》第214页:这全是你不好,听了许多闲话来告诉我,否则我耳根清净,好好的不会跟人计较(参见六根清净条)。(李明权)

九十三、字没见一撇】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没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李明权)

九十四、电【电光石火】电光是闪电之光,石火是击石所迸发的火星。俗用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纵即逝、转头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遥》词: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谈到禅家所谓石火电光底消息(《答张钦夫书》)。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与电光。(《心地观经》卷一)把电光和石火连用为一个俗语的,较早见于唐代敦煌变文,如《无常经讲经文》说:人生一世,如石火电光,岂能久住。(李明权)

笑面如来佛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张瑞敏名言句子,张瑞敏语录
    下一篇:让老婆感动幸福的句子,感动媳妇的暖心话短句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