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描写荷花的诗句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8日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

一、《采莲曲》

二、此诗为五代李璟所作,其中描写描述荷花的经典诗句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通:阑)(何限恨一作:无限恨)”意思是: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三、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四、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五、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六、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七、《古风》

八、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九、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一十、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一十一、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一十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一十三、译文: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一十四、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一十五、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一十六、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一十七、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鸟游。

一十八、《赠荷花》

一十九、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二十、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二十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二十二、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二十三、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宋·释文珦《东湖荷花》

二十四、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描写荷花的古诗词※描写荷花的诗句

二十五、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二十六、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二十七、译文: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参差的笛声响起在耳边萦绕不觉,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二十八、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宋·张文潜《莲花》

二十九、《独芙蓉》

三十、北宋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对荷的描写最为王国维称道。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词却清新自然,如出水芙蓉,特别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为“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神理”应指精神、神韵,是把荷所具有的风神韵致准确地传达出来了。荷叶上残留的雨珠,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很快消失了。水面上的荷叶如撑起的一个个圆圆的伞盖,在晨风的吹拂下,不断地“招摇”呢,又如一位位采莲的江南女子,身着绿罗裙翩翩起舞,真是可爱之至。词句炼一“举”字,画面感极强,将荷叶擎出水面的样子形象地描摹出来,玲珑可爱,意趣横生。

三十一、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三十二、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三十三、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似颊。

三十四、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三十五、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三十六、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三十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十八、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三十九、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四十、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四十一、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四十二、唐代:温庭筠

四十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四十四、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四十五、《咏双开莲花》

四十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四十七、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四十八、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四十九、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五十、《夏日南亭怀辛大》

五十一、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五十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五十三、《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五十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五十五、《芙蓉》

五十六、译文: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五十七、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五十八、荷花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可见先秦时期,荷就有象征美丽、高洁的意义。南朝时,关于采莲的民歌盛行,如乐府长诗《西洲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之句,因“莲子”谐音“怜子”有爱怜之意。真正把莲的地位提升到君子的应该是宋代大学者、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他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花之君子者也”。后多以荷花比喻清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的君子。

五十九、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六十、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六十一、李商隐对荷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荷花最为著名的诗句应是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情感悲到极致,意境却美到极致。“残荷”是红莲的故衣,经历了夏与秋的变换,越发的沧桑,雨打残荷的声音想必也不会那么悦耳。只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夜,除了萧萧风雨声,最动听的恐怕就剩下雨打残荷声了吧。一声声,点点滴滴,错落有致,总算胜过一个人孤独地度过这漫漫长夜。一个“留”字,足见得诗人的欣喜之情,还好没有错过,还好就这么不期而遇。他还说,“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在这里,荷叶荷花的相配是完美无缺的,荷叶之卷舒,荷花之开合,相互映衬,自然而然,美丽无比。荷花盛开之前,荷叶已浮在水面上,清润圆正,渐渐扩大而成伞盖擎在水面。这时荷花才缓缓而来,如娇羞的美人,隐藏在荷叶间,二者相映成趣,和谐自然,彼此的美才得以展现。当然,诗人写的不仅仅是花与叶关系的问题,而是有深意的。诗人将荷叶荷花相配的特殊美与其他花卉对比,其实是说他们二人琴瑟和谐,佳偶天成。后来,荷叶却代表了他心中的遗恨,“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连用两个“荷叶”,说明荷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之重。这两句把无情的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生、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这两句无论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之情。

六十二、《重台莲》

六十三、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六十四、唐代:王昌龄

六十五、日斜还顾影,风起强垂头。

六十六、方塘清晓镜,独照玉容秋。

六十七、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六十八、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唐·李白《渌水曲》

六十九、描写荷花的古诗词及赏析十篇09-26

七十、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七十一、《古意》

七十二、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元·赵雍《秋初夜坐》

七十三、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七十四、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七十五、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七十六、○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元·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七十七、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七十八、欹红媠婑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七十九、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八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宋·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八十一、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八十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八十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八十四、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八十五、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八十六、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八十七、蠹芰不相采,敛苹空自愁。

八十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八十九、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九十、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九十一、《纳凉》

九十二、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九十三、《莲叶》

九十四、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九十五、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九十六、《荷花》

九十七、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明·徐渭《荷花》

九十八、描写荷花的古诗词3篇03-12

九十九、《爱莲说》

一百、关于荷花的古诗词01-05

一百零一、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一百零二、故情无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一百零三、《莲花》

一百零四、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一百零五、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一百零六、宋代:杨万里

一百零七、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一百零八、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一百零九、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杨万里《红白莲》

一百一十、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

一百一十一、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一百一十二、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一百一十三、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一百一十四、孟浩然有一首《夏日南亭怀辛大》诗,其中有两句涉及到荷花,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香气幽微清淡,在凉爽的夏风中夹杂着,若有若无,一阵阵袭来。竹叶上的露珠时不时滴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如珍珠落玉盘般圆润悦耳。关于这两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说“一时叹为清绝”,除了景色本身给人以美的感受以外,同它们的音乐美也大有关系。诗句中的去声字“送”铿锵有力,加强诗句的抑扬顿挫之美;“滴”字音韵和谐舒畅,本身就有一种清脆的声响。这种嗅觉、触觉的美妙,仅凭朗读就能感同身受,更何况诗人还身临其境呢?

一百一十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百一十六、《夏日南亭怀辛大蓉》

一百一十七、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中也有两句描写荷花的精彩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他不过写的是荷的衰败乃至自然界万物的凋零,可王国维却从中看出了“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菡萏香销翠叶残”就是说荷花香气已经消减了,花瓣已经零落了,连青翠的荷叶都已经凋残了。荷花的凋残不同于桃李,桃李往往一下子落尽,是“风飘万点正愁人”,让人一刹那就把所有的悲伤都释放出来。而荷花却不是这样,它一瓣瓣地零落,一天天地老去,荷叶一片片地残破干枯,直到最后还留在水面。它的老去像极了人生,那是一种可怕的憔悴,让人不紧不慢地看它由盛转衰,让人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轨迹 。

一百一十八、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一百一十九、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一百二十、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唐·卢照邻《曲池荷》

一百二十一、缘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积渐空。

一百二十二、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一百二十三、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一百二十四、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一百二十五、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百二十六、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一百二十七、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一百二十八、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宋·欧阳修《采桑子》

一百二十九、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

一百三十、此诗为宋代欧阳修所作,其中描写描述荷花的经典诗句为:“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意思是: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一百三十一、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一百三十二、荷花因是夏天之花,夏天又是多雨的季节,因此,古诗词中的荷花常会与雨珠连在一起,如元好问的“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很多情况下,荷花都是作为景物中的一个组成成分而出现,如描写江南水乡的“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句,描写池塘的“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之句,描写夏日的“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等等。

一百三十三、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一百三十四、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一百三十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一百三十六、《东林寺白莲》

一百三十七、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一百三十八、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一百三十九、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百四十、唐代:李商隐

一百四十一、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一百四十二、《白莲》

一百四十三、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一百四十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百四十五、贺铸的《踏莎行?杨柳回塘》写的是荷花的命运,同时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这两句是荷花的心事,它终于还是向诗人倾诉了。当然这是作者的想象,因词中的荷花既是人,人与花合二为一,所以诗人才发此感慨。荷花开在夏季,而夏天却不是百花争妍的春天。春天万紫千红,百花最终选择“嫁与”春风,就连飘落都是风风光光的。可是荷花却不懂也不屑如此,她开在烈日炎炎的夏日,于回塘、别浦中开放,她不愿与群花争艳争宠,那种孤芳自赏的个性与梅花相仿。这是写荷花的性格,也是写作者的品格修养,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的高雅志趣。但反过来讲,正是由于荷花当年不解嫁春风,才落得“红衣脱尽芳心苦”的凄凉晚景,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性格与社会风习相冲突,以致仕路坎坷,沉沦下僚的感叹,流露出美人迟暮的悲叹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

一百四十六、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一百四十七、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一百四十八、看着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一百四十九、平湖碧玉烟波阔,芰荷风起秋香发。采莲女儿红粉新,舟中笑语隔烟闻。高系红裙袖双卷,不惜浮萍沾皓腕。争先采得隐船篷,多少相欺互相问。吴儿荡桨来何事,手指荷花示深意。郎指莲房妾折丝,莲不到头丝不止。月上潮平四散归,舟轻楫短去如飞。断肠脉脉两无语,寄情流水传相思。——宋·张耒《江南曲》

一百五十、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一百五十一、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一百五十二、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一百五十三、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一百五十四、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一百五十五、《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一百五十六、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一百五十七、此诗上片着重写景。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下片着重抒情。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平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一百五十八、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一百五十九、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一百六十、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一百六十一、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一百六十二、李清照著名的《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当然她着重写的不是荷花,凋残的荷花在这里只是引起她情感波动的触媒而已。花开花落,既是寻常自然现象,又是人间悲欢离合的象征。花谢有再开之日,而人的每一次离别都不能确定是否还能重聚,因此“相见时难别亦难”。“玉簟秋”是说竹席发凉,既是触觉,也是词人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如果心是孤独悲凉的,就算是厚厚的锦衾也应该是冰凉的吧。可是那种闲愁无法排遣,“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袭了一身,这浓浓的秋意,不过是浓浓的闲愁。她青春年少时也与荷花有一次充满趣味的邂逅。“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终于到了日暮时分,作者得以畅览溪亭精致,于是驾着小船回家,不料却闯入了荷花深处,结果“惊起一滩鸥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这里是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而用藕花。这两句虽为记事,却勾画出一幅美妙灵动的荷间少女图。田田的荷叶间,点缀着盛放的荷花,忽然一阵骚动,荷叶、荷花都摆动起来,原来是一位少女泛舟闯入,她正胡乱地划动小船寻找归路。还有一首秋日游湖之作,“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这时虽然荷叶荷花都已经残败,可是莲子却成熟了,一朵朵莲蓬挺立在湖面,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之感。湖边的苹花和岸上的小草并没有萧条的起色,反而像被清莹的露水洗过一样青翠欲滴。这两句写深秋之景,“莲子已成”是对“秋已暮”的呼应,更是“红稀香少”的具体呈现,虽有“老”字,却无衰败颓唐之意;虽然不再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情致,也一样使人愉悦,那饱满的莲房蕴藏的不正是希望吗?况且再加上绿油油的苹花汀草、沙中睡眠的鸥鹭,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显示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一百六十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一百六十四、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一百六十五、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一百六十六、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一百六十七、荷花是夏天花的代表,别名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等等。以其外形特征命名的有荷花、芙蓉、菡萏;以其生长习性命名的有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的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一百六十八、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一百六十九、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通:阑)(何限恨一作:无限恨)

一百七十、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一百七十一、《惜莲花》

一百七十二、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百七十三、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一百七十四、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一百七十五、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一百七十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百七十七、关于描写荷花的诗词有很多,最为人们熟知的当推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句,它把荷花的美写到极致,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他的另一首《小池》也别有风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通俗质朴,清新自然,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一首《暮热游荷池上》,描写的是夏日荷花。“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夏天的闷热,很容易让人抓狂,好像被一个巨大的东西蒙蔽着,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连空气也仿佛凝滞起来。已经到了傍晚,天气还没有转凉的迹象,连那荷花都开始忧愁了,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把头深深地藏在荷叶中。这两句写夏天的闷热,但流露出来的却是诗人的欣喜之情。用荷花的“深藏”来写出天气之热,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笔调轻快,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之情。另一首《咏荷雨》也写得饶有趣味,“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荷叶上的雨如珍珠一般,晶莹透亮,不断地跳动。雨初落在荷叶上,就碎成小粒的珍珠,一瞬间又聚成一颗大的,如此反复。荷叶此时成了一只硕大的绿杯,它的每一次晃动都使得珍珠滚动聚合,等到雨水积聚多了,荷叶便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微微一倾,水珠便像水银一般泻入池中。

一百七十八、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一百七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一百八十、大诗人李白也偏爱荷花,它说“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壮美的荷花图。柳永说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而李白张口就是三百里的荷花,所望之处皆是荷花荷叶,令人眼花缭乱,陶醉不已。不仅如此,他还请来美人西施继续为镜湖锦上添花,西施采莲,美得不可方物,以至前来观看之人阻塞了若耶溪。李白的《渌水曲》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小诗,它把人与荷花融为一体,极富情味。“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位妙龄少女,清新而妩媚,它半开半闭像是要开口说话一样,又带些许的羞涩,十分动人。见此美景,采蘋女突然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此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是“荷花娇欲语”。荷花纯洁无暇正像一位纯真的少女,她欲言又止,无限羞涩。“欲语”二字尤为传神,运用拟人手法,刻画出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同时也暗喻诗中的采蘋女情窦初开的娇羞面容。大概正因为采蘋女见荷花如见自己,而触动了心中的情事,以至“愁杀荡舟人”。还有一首《折荷有赠》诗里写到“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女子攀折了一枝荷叶,见硕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水珠不圆自然有客观因素,作者这样说当然是别有寓意,它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聚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暗寓了女子由对爱情的向往转为些许的失望这种心理过程。也有一首送别诗,其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两句描写江南水乡的景物。翠竹本生于岸边,并非水中,诗人不说竹色绿,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竹子的倒影;荷花原生在水面,作者不说荷花香,却说“镜中香”,同样说的也是倒影。荷花水中的倒影,是不会香的,作者想象力超群,一句“镜中香”颇具禅意,看似有违常理,其实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实在是妙绝。

一百八十一、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一百八十二、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一百八十三、晨兴理荒,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一百八十四、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宋·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一百八十五、《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一百八十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百八十七、此诗诗人游览荷塘,官场上的上的失意和烦闷,都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带回的是一颗超尘脱俗的心境。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描写荷花的诗句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工作奋斗的励志句子,工作励志语录
    下一篇:适合发朋友圈正能量佛系句子,佛系短句干净治愈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