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关于孔子经典的名言名句,孔子的名言名句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8日

关于孔子经典的名言名句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四、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五、巧言令色,鲜矣仁!

六、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摘抄例11、孔子曰:“有教无类。”2、孔子曰:“因材施教。”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6、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9、孔子曰:“我非生而。。。查看更多

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一十、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一十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十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十三、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一十四、礼之用,和为贵。

一十五、他离开孔子庙以後,约集志同道合的好友结盟,宣誓忠明抗清,在金、厦一带举起反清大旗。(2) 在典礼上,11名献官肃立于孔子庙大成殿前祭拜先贤,其中担任终献官的闵庆彬是孔子72贤徒闵子骞的后人。(3) 原来是孔子庙的屋顶,禁不起长期白蚁的啃蚀而腐朽。(4) ,还亲自谒拜孔子庙,到处建孔子庙。(5) 清河人李辽上表请敕兗州修孔子庙,给户洒扫,仍立庠序,收教学者,曰:“事有如赊而实急者,此之谓也!。。。查看更多

一十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一十七、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一十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一十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二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二十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二十二、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二十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十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关于孔子经典的名言名句※孔子的名言名句

二十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二十六、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十七、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二十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查看更多

二十九、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三十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三十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十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十四、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十五、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三十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十七、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十八、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三十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四十、听其言而观其行。

四十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十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十三、○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四十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四十五、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四十六、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四十七、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四十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四十九、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五十、孔子的警句1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4、放于利而行,多怨。5、朝闻道,夕死可矣。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以文会友,以友辅仁。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5、饱食终日,。。。查看更多

五十一、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查看更多

五十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五十三、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五十四、道不同,不相为谋。

五十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6、苛政猛于虎。(礼记)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12、知耻近乎勇。。。查看更多

五十六、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五十七、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五十八、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五十九、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六十、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六十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六十二、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六十三、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六十四、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查看更多

六十五、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六十六、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六十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六十八、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六十九、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七十、闻斯行诸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却作了不同的回答。由于子路性勇敢前,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闻斯行诸”记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例子。子路和冉有同样问“闻斯行诸”,孔子却作了不同的回答。由于子路性勇敢前,做事有时不免轻率,所以孔子要他在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时最好向父兄请教后才去做。而冉有则由于个性谦退,遇事往往畏缩,。。。查看更多

七十一、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七十二、不迁怒,不贰过。

七十三、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七十四、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七十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七十六、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七十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七十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十九、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八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八十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八十二、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八十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八十四、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八十五、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八十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八十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八十八、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不会(像其他的植物一样)凋谢的道理。比喻松柏坚忍耐寒的品质。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论语?子罕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传统译文:1、”孔子说:“(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谢的。”此译文将“后凋”译作“不会凋谢”。并且注释说“后,古意为不”。《国语 鲁语》中,“防风氏后至,禹。。。查看更多

八十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九十、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九十一、过,则匆惮改。

九十二、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的名言名句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早上好微信问候语,早晨问候语短语大全
    下一篇:开工大吉发朋友圈的语录收藏,开工大吉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