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佛心禅语悟道人生,禅语悟道
佛心禅语悟道人生
一、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一六祖慧能
二、惭愧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净、有所不善。(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三、禅者认为待人处事,要保持不被境界所牵动的态度,要保持不被贪欲蛊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静,这就叫禅定。郑石岩
四、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五、见一尘,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水。一《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六、对情爱要有淡化的观念
七、亲友相交,贵在知心。善良的亲戚,道义的朋友,应该是有福同享、患难与共的。真正的好朋友,可以分享你的喜悦,也能支援你的困境,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他随时都会伸出发谊之手。
八、绝思绝虑,任心自在,无忧无虑,坦坦荡荡,坐卧随缘,就是佛的妙用。道信禅师
九、禅修也决不能离开世间法,决不能离开生活。离了生活,离了世间法,禅修断证便成了无的放矢。净慧
一十、将每一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想得清清楚楚,诵念每一句佛号时,应将自己对佛的恭敬、礼认,实实在在地念出来,念佛看来只是诵一句佛号,但是实实在在地念佛,就会得到心灵上不可思议的功德。
一十一、生命的实现与生活的开展,需要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因此,放下和空是每个人所必需的生活艺术和智慧。郑石岩
一十二、天下所有伟大事业都是在统一的心灵下完成的。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心灵统一,那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在力量,不能发挥潜在的力量,就是自己埋没自己。一一耕云先生
一十三、其次,有些心事是具有危险性和机密性的,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你毫无顾忌倾吐的这些心事,有可能将来被人拿来当成攻击你的把柄。你是怎么遭人暗算的,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知道!
一十四、首先,之所以建议你如此谨慎地处理自己的心事,是因为倾吐心事会显露一个人的脆弱点,这种脆弱点会改变他人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某些方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一旦你的脆弱点被别人把握,在他日与你争斗时,它们就成了你的致命伤。尽管这种情形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提防。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是出于信赖才向对方道出心事,但对方有可能是一个小人,你不就陷入麻烦了吗!
一十五、参禅学佛,可以求得一个不生不灭的世界,也就是如的世界、悟的世界、净的世界、圆的世界。这是一个意义很深也很妙的世界,现在我就把如、悟、净、圆的世界给各位作一说明:
一十六、第三,你是他的长辈或上司。基于伦理及利害关系,你的意见他有可能会接受,但也不尽然。
一十七、团结的口号容易喊,团结的行动难实践。因为人人都要求别人主动和自己来团结,自己却不肯主动与人家去团结,我们都知道不团结就像一盘散沙,就没有力量。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富强、公司要壮大发展、家庭要和睦幸福,这都需要团结。就团结之道我有四点建议:
一十八、青郁郁,碧湛湛,百草头上泄天机;花簇簇,锦簇簇,闹市堆边露真智。《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一十九、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如何才能保持花的新鲜呢?
二十、【和平处事】
二十一、别人。少说,你就能成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二十二、在嗔恨处播撒慈悲的种子
二十三、完善、自我超越,就会官运亨通,事业发达。
二十四、修行如果不把自己的错误去掉,而想追求生命的解脱,那是缘木求鱼。元音老人
二十五、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六祖坛经.忏悔品》
二十六、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宗教箴言录》
二十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每个人各有所长,智慧也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应在人群中寻找可以启发自己智慧的人,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有所长进。
二十八、能做
二十九、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98经
三十、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宫室、饰衣服、置田产、蓄徒众,多积金帛,勤作家缘,与俗无异。好心出家者,快须着眼看破。曾见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个信心男女归依供养,遂埋没一生,况其大者乎!古谓必须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是出家以后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后之家难。(明)莲池《竹窗随笔》
三十一、【经典佛心禅语一】
三十二、众生之我贪、我执、我嗔、我怨、我妒、我私等,都是缺陷,都是业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知过能改才会增进道德人格。
三十三、我们看到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放人垃圾桶,搭乘公共汽车时让座给老弱妇孺,在工作上多给别人一点协助与服务等。每天多做一点好事,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三十四、失意时要给予希望
三十五、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传。(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三十六、狒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达摩大师血脉论》
三十七、入海算沙,空自费力;磨砖作镜,枉用功夫。君不见,高高山上云,自卷自舒,何亲何疏?深深涧底水,遇曲遇直,无彼无此。《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三十八、多听,就是多听别人说,听取别人做事的经验,听别人诉说人际恩怨,听别人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你听的越多,别人就会说的越多,他人说的多,你知道的也就越多。
三十九、【说话的艺术】
四十、【经典禅语悟道人生一】
四十一、对物质要有远离的看法
四十二、有位女施主,家境富裕,却一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她特地请教元德法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欢。
四十三、我们必须知道错误是烦恼的原因,毁灭是罪恶的结果,若要免于毁灭,就必须远离罪恶;要想免于烦恼,就要摆脱错误。耕云先生
四十四、心是佛,不用将心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心。佛法无二,和合为僧,即是一体三宝。一《大珠禅师语录》
四十五、净化自心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四十二章经》
四十六、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荣;达理之人,不为抑挫所困。(宋)佛鉴禅师《禅林宝训》
四十七、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证严法师
四十八、禅是在醒觉自在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而不是加给生活一些勉强的约束刻意作出来的。郑石岩
四十九、人最大的财富,不在于自己所拥有的,而在于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你不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所谓“知足者常乐”,就是要懂得取舍,舍得放弃,知道适可而止。“知足”,是一种恬淡平和的境界;“常乐”,是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十、莲花生在被人遗忘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佛陀的格言》
五十一、【手中一捧沙】
五十二、对人要融和尊重
五十三、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众生缘;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五十四、助朋友一臂之力。只要是善行好事,即使做起来不容易也要尽力去做,因为道义之交就应互相帮助,能难做能做,就可能与人建立起珍贵的友情。
五十五、社会是大家的,团体是成员共有的,所以我们有缘与别人相处时,必须团结和包容别人,不要强求别人完全采纳自己的意见,应本着有容乃大的原则,尽量包容别人,如果你能包容别人,就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好感。
五十六、所言降魔者,谓即诸魔心,是心即如来。若能调伏心,无复诸魔娆,是即降魔军。《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七
五十七、老师说:一学佛就什么都不做了,这是一个误区。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人就会出现生存问题。在现代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也是由社会大众勤劳奋斗创造出来的;各地建修庙宇、塑金身、印经典都需要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基础;真学佛的人,都是积极上进的,哪里会消极呢?
五十八、因为学了佛的人好像什么也不求了,显得特别消极,所以不好。
五十九、有些人参禅,觉得禅很玄、很妙,他要做一个很玄、很妙的人,所以去参禅,像这样的人,因地便不正确。耕云先生
六十、不管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侵犯了他人的自我!
六十一、身体有病,要靠医生来诊疗;心灵有病,要靠自己来医治。(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六十二、善于处事的人,随时随地都能心平气和,不会处事的人,好事也会弄得争执四起。和平的先决条件主要是讲求平等待人,不平等就没有和平,和平讲求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有真正的和平。
六十三、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坛经宣诏第九》
六十四、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书三》
六十五、对人要团结包容
六十六、立身行己之道,志欲刚,气欲柔。志不刚不足成千古品格,气不柔不足陶多生习气。(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六十七、所谓佛境界者,极而言之。迷则佛境界俱是众生境界,悟则众生境界俱是佛境界。《天日中峰和尚广录》
六十八、何谓菩萨能行慈心?佛言:不生众生想。何谓菩萨能行悲心?佛言:不生法想。何谓菩萨能行喜心?佛言:不生我想。何谓菩萨能行舍心?佛言:不生彼我想。《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六十九、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不少好汉能吃眼前亏的典型,汉代开国名将韩信就是一例。乡里恶少要他从胯下爬过,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一顿拳打脚踢,韩信不死也只有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咤风云?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保住有用之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为的是将来报仇雪恨!
七十、忌信口开河
七十一、我们说话的动机是要让别人接纳领受。现在社会中,老师的话,学生不爱听;父母的话,儿女不爱听如何才能让别人乐于接受我们的言论呢?《诸法集要经》提示常说利益言,令自他安乐常以柔软语,爱念于群生,它们告诉我们说话的艺术就是对众生要有慈悲心,多说好话;同时又告诉我们,即使好话也要适时适地,简洁透彻,明白清楚,让听话的人心生欢喜,心甘情愿地接受,否则,有好话不能使人承意领受,岂不可惜!
七十二、老师说:人们的物质生活是建立在经济条件之上的。经济丰裕的人,当然在物质上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顾虑与困扰;经济贫困的人,显然是要遭受物质贫乏的苦痛与窘迫。如此一来,佛行佛法、追求心灵解脱就多了一层障碍。那么,就更应该积极努力解决经济问题,怎么能消极散漫,让障碍更大呢?
七十三、能予
七十四、你若觉悟,就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宣化上人
七十五、没有人能一直不断地以亲切体贴又开朗的态度对待别人。问题的重点在于:你是否常常自私而不在意别人的感受?请千万记住:你的行为会暴露出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觉得自己和所表现出来的样子实在不像,那么你就必须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你自认为是个严谨的人,而吃饭时餐厅忘了给你账单,你就必须坚持要服务员补一张账单给你;如果你打从心里敬佩同事的工作成绩,那么就赞美他;同样地,如果你觉得准时很重要,就不要让别人等你。
七十六、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场面:两个人在马路上争得面红耳赤,快要动手了,不明白之人一定认为他们之间似有深仇大恨,其实只是因为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的脚罢了。
七十七、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七十八、只要事先道个歉,很多冲突完全可以避免。
七十九、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人。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人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佛遗教经》
八十、佛教很重视口业,佛经中列举了八种比喻来说明口业的得失:一、口诵佛名如吐珠玉;二、口宣教化如放光明;三、口谈无信如嚼木屑;四、口好戏谑如掉刀剑;五、口道秽语如流蛆虫;六、口说善事如喷清香;七、口语诚实如舒布帛;八、口言欺诈如蒙陷阱。
八十一、多听少说常点头这个原则适合人一生中任何一个阶段。初人社
八十二、不杀生而能放生,你就能获得长寿。
八十三、禅师说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调运我们的气质,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八十四、僧人非常惭愧,从此专心修行再也不敢提下山的事了。
八十五、所谓随便乱说,是指不区分心事的内容,不区分说话的对象,见人就说,想说就说。
八十六、有行者问:即心即佛,哪个是佛?师云:汝疑哪个不是佛,指出看?无对。师日: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大珠禅师语录》
八十七、金钱不动心,遇到生死无所惧。要具备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力量,就要
八十八、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0经
八十九、不偷盗而能布施,你就能获得财富。
九十、直言直语有时是一把双刃剑,而非一把披荆斩棘之刀,用不好会伤人害己。
九十一、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作
九十二、心求形,形推心。一个人若有良好的心,其外在举止行为必能改进,他的心灵也会随之光明。心与形的表里一体,可导引我们步入成功快乐的人生。
九十三、【修行得富贵】
九十四、慧缘上师说:福禄寿都是因果福报,要想求得福禄寿,就应该把以下内容牢记心中。
九十五、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一点流失,没有一点撒落。
九十六、人性常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毛病。因为不能容纳异己,所以难以团结。谚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捐细流。不能容纳他人不同的思想、言论、风格和方法,怎么能够团结?
九十七、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坚定。(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九十八、大多数人经常不喜欢面对生活真相。他们宁可用甜言蜜语的美梦和想象,使自己栖息在错谬的安全感里。《法露缘》杂志
九十九、就不能解决;要能够布施宽恕与谅解,这也是一种至上功德。
一百、的需要。
一百零一、【舍与得】
一百零二、佛法在恭敬中求心诚则灵,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念佛有时不一定要用念珠,眼前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栋房子、每一根电线杆都可以视为念珠,你可以用心念佛,更可以化解一切烦恼,这一切都是功德。
一百零三、可是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亏,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而与对方展开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不能再起,有些人虽然获得胜利,但已大伤元气。
一百零四、如果你是一家之长,或是一个单位的领导、老板,你对待自己的员工、部属,能够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经常施以恩惠,也就是多给予关怀和照顾,并能了解他、鼓励他,同时注意到扬善于众前,规过于私下,因为你的恩惠德泽,自然会赢得下属的心与好感,他们就会尽力地去工作。
一百零五、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主管,平步青云,但必须要懂得一些待人处事的技巧,以下是教授的建议:
一百零六、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苏东坡
一百零七、对自己要存不满的要求
一百零八、欢欢喜喜地念
一百零九、首先是让人摸不清你的底细,实际做法是不随便露出个人的弱点,不轻易显露你的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勿太坦诚别人摸不清你的底细,自然不会随便利用你、陷害你,因为你不给他们机会。而两军对仗,虚实被窥破,就会给对方可乘之机,防人也是如此。
一百一十、有时发现人实在很可怜,别人赞美你一句你穿的衣服好美哟!就会高兴半天;别人批评你一句这件事做得不对!就生气难过,甚至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自己的快乐与否完全受别人的左右,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如的世界里。
一百一十一、空洞的道歉一点价值也没有。道歉或许可以为错误的行为做出解释,却无法使行为造成的伤害复原。只有真诚的道歉才是有帮助的。让别人向我们道歉很容易,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别人改正自己的行为。只有人们愿意改正自己的行为时,道歉才有助益。
一百一十二、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圆觉经》卷下
一百一十三、【命运可以改变】
一百一十四、待下属以恩惠
一百一十五、【经典禅语悟道人生四】
一百一十六、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一百一十七、亲戚是血缘关系形成的,朋友是人缘关系形成的,都有其因缘所在。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想想,我们有时虽然会受亲友连累,但我们的成就有时也源于亲友。
一百一十八、我们生活在无常的世界里,现实世间经常给我们许多的烦恼,使我们感受太多的苦痛,动摇我们身心的安定。
一百一十九、情爱固然令人神迷心荡,但是爱情也常给人带来不少烦恼;因为爱,滋生多少是非和牵挂,甚至把人推进毁灭的深渊。爱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不能增加一分,佛教不是要人舍弃情爱,而是主张以智化情,以般若智慧化情爱,不为情爱所苦。
一百二十、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很重视公共关系。这个公共关系就是佛学中所说的缘,而人与人之间缘的好坏,与自己的前途和事业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一百二十一、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一百二十二、东方佛,西方佛,彻底穷源无一物。东方土,西方土,草鞋踏破无寻处。人人尽随有往生,生即不生何不悟?守着不生亦太迷,禅人到此须自顾。《鼓山永觉禅师晚录》
一百二十三、禅师生气地说:你师弟修行比你还高,都没提出下山。你还是待在山上
一百二十四、总而言之,人皆有其命运,我们要摆脱命运的控制,开创自己的人生,培养正确的观念,树立坚定的信仰,严持清净的戒律,广结良善的人缘。不但不会被命运所控制,还能够自由自在改善命运。
一百二十五、在人际交往中,孔子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也就是说,以他人为师,除了可以促进自己成长之外,也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
一百二十六、这时最需要友情,你千万不要轻视他,能够贫贱不轻,才是患难见真
一百二十七、我们要离苦得乐,我们要追求生命的真谛,就要追求不生不灭的世界,也就是不以得喜,不以失悲,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如的世界、悟的世界、净的世界与圆的世界。
一百二十八、【平常心即是道】
一百二十九、见妙女色起贪心者,应起四种厌离之想,云何为四?所谓退失想、颠坠想、行厕想、脓溃粪秽不净之想。若起此想犹生贪心,又应更起三种亲想:所谓于母等类起于母想,姊妹等类起姊妹想,于女等类而起女想。《大宝积经》卷四十四,菩萨藏会
一百三十、【心事不可随便说】
一百三十一、忌语中带刺
一百三十二、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增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梵行品
一百三十三、当然,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保证自己不受伤,你完全可以不吃这个眼前亏。
一百三十四、知识可以转化为权力和财富。读书必须与生活工作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与工作时,感觉知识有所不足,无法应付实际问题时,尤应努力读书,学以致用,才能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与改善生活。
一百三十五、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不要以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才艺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更美丽、更圆熟、更富有、更令众人羡慕的人。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
一百三十六、见如故适度远之】
一百三十七、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一百三十八、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位好人为什么会遇到如此处境?而且他的工作能力也并不差!问题就出在他说话太直了,既不加修饰,也转不了弯,这样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一百三十九、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很有学问和修养的人,表面却显得愚钝,既不与人钩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正由于这样,一些人反倒取笑他,并自以为聪明得计。
一百四十、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达摩大师血脉论》
一百四十一、播撒慈悲的种子,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千万不可火上加油,使得旧恨添
一百四十二、傥名关未破,利锁未开,藉言弘法利生,正是眼前活计。一点偷心,万劫缠绕。纵透尽千七百则公案,讲尽三藏十二分教,兴崇梵刹如给孤独园,广收徒众如无相好佛,无明业识不断,俱为自诳自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一百四十三、禅如万古长空、日月星辰,禅如江河湖海、山野田园,禅如阴阳五行、万物众生。禅没有时间的长短,没有空间的远近,没有人我的是非。因为真正的禅者,对时空有普遍性的觉悟。一旦开悟,就可以领略到时间的永恒、体会出空间的无边,生佛的平等,法界的一如。
一百四十四、接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善待别人,问问自己是否像这位老人一样,是否对别人老绷着个脸,而且小气、粗鲁又无礼,是否老爱挑别人的毛病、泼别人冷水,是否老是抱怨别人、说别人不是,而且又容易动怒,是否从来就没有注意到别人的存在,是否老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对待别人。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善待过自己亲近的人,那么,即使这些人敬爱你,他们也会像这位老人的孩子一样,渐渐地疏远你。
一百四十五、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也可以通过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从前有位沙弥短命之相,师父是得道高僧,在禅定中知晓爱徒只剩七天寿命,就叫他回家去探望父母,没想到七天之后,小沙弥安然回到寺庙,师父大为惊讶,小沙弥告诉师父,在回家途中,他救了一群蚂蚁。师父闻言再禅定观看徒弟的命运,发现这孩子不但因一念慈悲,除去了夭寿之相,而且增长了福寿。所以命运可以因行慈悲、勤忏悔而得以改变,人有好命不知善加维护,也会改变堕落。
一百四十六、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目前现用人信不及,便乃认名认句,向文字中求,意度佛法,天地悬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一百四十七、一般人常喜欢指责和批评别人,而疏于检讨反省自己,如果自己能够经常反省,就会改过迁善,就能多积功德,就能事业大成。
一百四十八、礼待小人
一百四十九、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佛经
一百五十、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闻,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等天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优婆塞戒经》卷六,尸波罗密品
一百五十一、所以,当你在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宁可吃点眼前亏。能吃眼前亏,可保百年身!五十、有礼走遍天下
一百五十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一百五十三、过去之法不应追念,未来之法不应希求,现在之法不应住着,若能如是,当处解脱。《善夜经》
一百五十四、能奉献才能团结:佛陀在修行时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如此牺牲奉献,才能赢得众生尊敬,有众生尊敬才易于团结。有些人口头上大喊团结,内心唯利是图、钩心斗角,常为一己之利,争得六亲不认;为一己之见,争得势如冤仇。如此执著,如此计较,少许牺牲都不愿意,一点奉献精神都没有,如此怎能团结?不能团结又何来的和平发展及事业大成?
一百五十五、应修不净观以除贪爱,应修慈悲观以除瞋恨,应修数息观以除疑惑,应修无常观以除傲慢。弥凯耶,得无常想者,则绝无我执;得无我想者,必可灭除我慢;如此当世可证涅槃。《即兴自说弥凯耶经》是人淫欲多,为增淫欲而得解脱;是人瞋恚多,为增瞋恚而得解脱,如难陀、优楼频螺龙是。(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一
一百五十六、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百五十七、多听少说常点头这句话含义相当浅显,不用解释我们也会懂得,但为何要如此去做,可能不是人人都能懂得的。
一百五十八、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卷二十四,第619经
一百五十九、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四十二章经》
一百六十、有形至大者,莫若天地;无形至大者,莫若虚空。有道者知彼二者皆自心影响,故见空不空,见形非形。《紫柏尊者全集》
一百六十一、【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一百六十二、调伏自心一行常隐覆,大力难调伏,害而不可见,轻动速流行。若人有智慧,调伏如是心,其人离魔网,则能到彼岸。《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七
一百六十三、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一百六十四、就好象善巧的木匠或木匠的徒弟,用细的木钉将粗的木钉打掉、移除、取出;同样的,当比丘注意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他的心就能够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中部除妄念经》
一百六十五、此外,礼是一种和平的、内敛的动作,不会激起对方的自我防卫意识,因此你前面的路便出现了很大的回旋空间,而且别人永远不会把你当成敌人,这是有理的人所无法做到的。所以,很多办不通的事,有了礼就通了。
一百六十六、古人谓:道在己求,不从他觅。斯言尽之矣。《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一百六十七、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达摩大师血脉论》
一百六十八、呢?因为没有出世的思想,在人间无论从事何种事业,都会有贪嗔和执
一百六十九、我们希望别人为自己伸出发谊之手时,首先我们要自问,自己是否也能为别人伸出发谊之手。也就是说:你先要在平时多帮助别人,哪怕是一句好话,一件好事,别人才会视你为好人和朋友,当你需要帮助时他们也会尽力帮你的。如何才能结交好朋友,我提供几点交友良法,请大家参考。
一百七十、凡事皆成于一,败于二三,精神分散,意志不集中,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耕云先生
一百七十一、佛教除了主张顺应天命之外,更要进一步去洗心革面。佛陀慈爱众生,弘法利生,主张要革除心中的贪嗔痴,认为唯有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的人生!
一百七十二、了知自身,观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瞋相、软相、坚相,知已能除,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动,犹如须弥不为四风之所倾动。《优婆塞戒经》卷七.禅波罗蜜品
一百七十三、俱生无明蔽本觉,生起失念散乱心;分别无明逐尘境,分立自他二执取。贪等五毒起时,安住明觉,则转为五智。不舍外来贪欲境,不取内生贪着根,如如安住自明觉,自心觉了宽坦住,转成妙观察智道。瞋恚猛烈生长时,自心放松莫取舍,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大圆镜智道。嫉妒斗争生起时,莫起怨敌心松坦,任持安住自明觉,转成成所作智道。《普贤王如来祈祷能显自然智根本愿文》
一百七十四、在黑暗处点亮般若的火花
一百七十五、【出世思想与入世事业】
一百七十六、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应该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
一百七十七、世间众生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数十寒暑,正所谓电光石火刹
一百七十八、学道如行路,途中未得休。直到长安日,方能见对游。一《舒州法华举和尚语要》
一百七十九、宁以有德而死,不以无德而存。《采花违王上佛授决经》
一百八十、逢师不学去后悔、遇贤不交别后悔、见义不为过后悔、见危不救陷后悔、有财不施失后悔、因果不信报后悔、爱国不贞亡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综合这八种后悔来看,人际间的因缘要及早把握,常保忏悔之心,不但可避免贪嗔的浊染,更可以促进人事的和谐,如果我们能以大众利益为前提,置个人得失于度外,则工作上就会有较大成就。
一百八十一、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一百八十二、否则,自心不宁,即使是身处深山石寺当中,心中也会被尘世的喧嚣所扰,难以在修行中有所作为。
一百八十三、【多听少说常点头】
一百八十四、离离春草,分明漏泄天机。历历杜鹃,尽是普门境界。不如休征罢战好,况是风调雨顺,海晏河清。放却戈矛,归家稳坐。一《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一百八十五、学佛之前,生命像一张白纸,横写竖画,随心所欲尽可由他。学佛之后,生命像在纸上学写字,要端正规格才能给人看。证严法师
一百八十六、增进学识新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利润的书。
一百八十七、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一百八十八、对于拍胸式的答应许诺的场面话,你只能保留自己的态度,以免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只能姑且信之,因为人情的变化无法预测,你既然测不出他人的真心,就只好抱持最坏的打算。
一百八十九、大家都在讲诚信,言而无信,如何立身?所以,说话一定要有信用。从古到今,童叟无欺,言必诚信是大家共认的真理,做人要讲真实话。我们如果能够常说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言论,就是最好的了。
一百九十、山高水深是佛境界,日上月下、云腾鸟飞是佛境界,明色暗空、坏空成住、三涂六趣、九有四生、炉炭镬汤、诸恶苦趣是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一百九十一、佛教讲究供养,对于佛陀有香、花、灯、果、茶、食、宝、珠等供养,对于僧伽有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供养,这些都属于敬田。另外更有悲田,悲田的施舍是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给予众生帮助与方便,当初佛教寺庙给人施茶、施粥、修桥铺路、教读文章等,皆是为了给予众生以方便。近年佛教信徒护持道场、办养老院、捐资助学、办义诊所,从事穷苦的救济、急难的扶助和残障的照顾,不但是最标准的社会公益,也是最实际的善行义举和直接的功德。
一百九十二、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春来草自青。《云门文偃禅师》
一百九十三、言必契理
一百九十四、少说,如果你能多听,自然会少说。少说不但可以引出对方的话而让他多说,还可以避免流露自己内心的秘密,更可以避免说错话,得罪
一百九十五、有个学生说:我觉得学佛也没有什么好的。
一百九十六、无论世法、佛法,动静,顺逆,语默,但发慧眼,镕习气,磨砺身心,增益我所不到者,即实工夫。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以殷重心治轻忽心,一言有益于己,便应着眼铭心;以深广心治将就心,期待誓同先哲,举措莫类时流。(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一百九十七、某先生在一家事业单位供职,十几年一直没有升迁机会,于是,他通过朋友牵线,拜访一位主管人事的领导,希望能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因为他知道那个单位有一个空缺,而且他也符合资格。
一百九十八、应善调伏心,心调能引乐。(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二
一百九十九、【知音和朋友】
二百、持己见,多点头附和,并且相互配合。这样人人会觉得你人好,你就没有
二百零一、第四,老年时当取其实,舍其不当执。
二百零二、一个人一生如何来定其取与舍呢?谨提示以下几点建议:
二百零三、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寒山
二百零四、忌言不及义
二百零五、【禅定能治病】
二百零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发愿做功德,必得好福报。
二百零七、佛法讲宇宙人生都讲圆,理要圆、事要圆,事事圆融,有始有终、功德圆满,人生要追求圆融,一切随缘。
二百零八、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法句经》卷上,慈仁品
二百零九、不饮酒也不吸毒,你就能身体健康。
二百一十、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大般涅槃经》卷十九,梵行品
二百一十一、不欺诸佛,不自欺己,不诳众生,是为菩泸第一至诚。《宝女所问经》卷一
二百一十二、为了摆脱烦恼而参禅,这样不会成功。因为当他烦恼的时候,就想到了禅;当他快乐、不烦恼的时候,便把禅忘掉了。耕云先生
二百一十三、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达摩大师血脉论》
二百一十四、小念及细念,存留于心间,无明不自知,必使轮回延。正念精进者,以慧除诸念;知谛佛弟子,诸念连根断。《即兴自说弥凯耶经》
二百一十五、古人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而这里我们要变通一下:好汉能吃眼前亏!
二百一十六、要成佛道,先结人缘。要想使自己的人缘良好,我们就应该敬重和礼待别人,宽容和信任别人,亲切和友好待人。以下几点便是修缘的重要方法:
二百一十七、元德法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二百一十八、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意微难见,随欲而行,慧常自护,能守即安。是意自造,非父母为,可勉向正,为福勿回。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法句经》卷上,心意品
二百一十九、在生活中,人会呈现出其多面性,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出现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促发、催化而表现出恶的作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甚至自己也无法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缺钱而忽然浮现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连他自己都感到不解。
二百二十、信徒笑着说道:这是应该的。我每次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死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烦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静的心呢?
二百二十一、生活,不会因我们的抱怨而改变;人生,不会因我们的惆怅而变化。你怨或不怨,生活都一样;你愁或不愁,人生不会变。告诉自己:我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真实,我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快乐!
二百二十二、所谓端正,非色如花,悭嫉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原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法句经》卷下,奉持品
二百二十三、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二百二十四、那么,对于家人呢?难道也不能随便说出吗?
二百二十五、不揭过
二百二十六、世事多变,人生无常。生灭的世界就是无常的世界,昨天还生龙活虎般和你聊天的好友,今天不幸发生车祸竟然和你阴阳两隔明天,甚至下一分钟,世界将会发生什么事,或是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变故,众生都不能预知,这就是世界无常。
二百二十七、真正参禅的人,要发无上心,使生命有了寄托,使自己的真理智抬头,让自己的真情感扩张。耕云先生
二百二十八、迷乃是自己迷,不因境迷,不因物迷,亦非佛使其迷,又非天地鬼祥、冤亲眷属使其迷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二百二十九、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往?睿玑不动,寂尔无言。觌面相呈,更无余事。《盘山宝积禅师》
二百三十、有些人喜欢玩弄别人的诚信,专讲敷衍虚伪的违心之论,甚至想到就说,说了就错,错了就赖。如果这样下去而不注意改正的话,做官的就会丢官,经商的就会破产。
二百三十一、相识遍天下,知音能几人?经常听闻人们感慨:现在社会很现实,不但知音难觅,有时还会被亲友所累。
二百三十二、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有的人善于用说话来表达情意,一席话就善缘广结,有的人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一讲话就使人误解,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说好多话,为了避免话难说,说话难的困扰,我们就要探求学习说话的艺术。
二百三十三、元德法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二百三十四、j458.cOM更多句子大全小编推荐
二百三十五、纵使超佛越祖,犹落阶梯;直饶说妙谈玄,终挂唇齿。须是功勋不犯,影亦不留。枯木寒岩,更无津润;幻人木马,情识皆空,方能垂手入廛,转身异类。《光孝思彻禅师》
二百三十六、敬重贵人
二百三十七、能忍
二百三十八、不轻贫
二百三十九、第二,当面答应他人的话诸如我会全力帮忙的这事包在我身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说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当场会得罪人;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一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或不愿意帮忙再找理由,总之,有缓兵之计的作用。
二百四十、在职业生活的漫长岁月中,免不了会遇到被出卖、敌意、中伤、陷阱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如果事先能预料到这些事的发生,并一一克服,便能使你的工作一帆风顺。
二百四十一、世间众生,几乎都喜欢金钱财宝,所以辛苦经营、贪敛聚集,一旦撒手命终,黄土盖棺,无一为其所有;物质有穷、欲望无尽,金钱财宝本为人所用,够用就好,为人不能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将终身为钱物所役,只是做了钱财物质的奴隶,有了出世的思想,则能超然钱物之外,就能生活得轻松自如。
二百四十二、虽复出家,性多贪染,于五欲境深生恋着,或起瞋恚,生恶寻思,心恒放逸,不勤策励,常多妄念,不习定门,攀缘诸境,乐下劣事,不希胜行,终无所获。此之恶人,犹如何等?如田野中焚死尸木,两头俱烧,中间秽污,此木不堪聚落中人及野田人之所受用。《佛说略教诫经》
二百四十三、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烂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着稳重,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分。一《佛陀的格言》
二百四十四、心中生起瞋恨时,他应当修行慈心观,应当修行悲心观,应当修行舍心观,应当觉察自己对引起瞋恨的对象没有保持正念与反省,应当思惟每个人必须承受自己所造的业报。这就是降服瞋恨的五种方法。南传《增支部降伏瞋恨经》
二百四十五、他高高兴兴地回去等候消息,谁知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打电话去,不是那位领导不在,就是正在开会,他后来去问朋友,朋友告诉他,那个位子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他很气愤地问朋友:那他当初为什么对我拍胸说没问题?他的朋友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二百四十六、将心修行,喻如滑泥洗垢。《大珠禅师语录》
二百四十七、法华经上说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不遇正法,自己很难钻,遇到真正的明眼导师,就不能不皈依禅,皈依禅就是皈依自己。耕云先生
二百四十八、人生无须过于执着,尽人事安天命而已。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走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结果怎样,其实并不重要。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二百四十九、亦、心一切平等,真即菩提自现。若怀彼我二心,对面不见佛面。《志公和尚大乘赞》
二百五十、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的概念,也都首先想到自我,而你的礼基本上满足了对方的自我。他感受到了你给予的尊重,不管你有理无理,路已为你敞开,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人性现象!
二百五十一、佛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不可思议。不管你怎么去思维、探索,都得不到真实的结论与实证。可知最近的不二法门就是放下妄心,不起一念。耕云先生
二百五十二、【随缘修缘】
二百五十三、如今是新知识、新科技主导的时代,世间书籍浩如烟海,学问范畴广无边际,任何人尽毕生精力,都无法读遍天下古今群书。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二百五十四、元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寺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非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二百五十五、气胜志则为小人,志胜气则为端人正士,气与志齐为得道贤圣。(宋)雪堂禅师《续古尊宿语要》
二百五十六、【团结之道】
二百五十七、这里还是奉劝你不可随便说出来,除非你充分了解与依赖你的配偶与家人。但两个人属于不同个体,性情必然各异,智慧与经验总会有一些不同点,家人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有时并不是你所预期的,譬如说她(他)有可能因此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这样反而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
二百五十八、语言是传达感情的工具,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每天都要说许多话,而很少有人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方法。一般人说话经常出现以下几种毛病:
二百五十九、疑心生暗鬼。凡是对自己有怀疑时,要培养自我的信心;别人怀疑你
二百六十、我不见一法疾于心者,无以方法,不可摸则,心回转疾。常当降伏心意,令趣善道。《增一阿含经》卷四,一子品
二百六十一、人生,终身劳苦奔波,却看不见有什么大的成功;一辈子疲惫困顿,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还不是悲哀吗?形体逐渐衰弱老化,心也一样,人生便在其中。明白这一点,大智慧、大聪明之人犹如天生的愚钝,那小聪明、小智慧才真是一个永远照不亮的大黑洞。如此大智慧、大聪明不过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二百六十二、【说话四忌】
二百六十三、打算真实有效地爱我们自己,就需要学会爱他人。
二百六十四、敌人对敌人,仇怨对仇怨,一方被伤害,报复必更残。《即兴自说第四弥凯耶品牧牛人经》
二百六十五、必须常持以正念和警策自己,才能使身口意不被罪业所污染。(宋)冈波巴《宝鬘集》
二百六十六、齐桓公因为能用敌方的管仲,所以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美誉;唐太宗所以被称为明君,就因为能善用不同政见的贤臣。如果人们真能做到万花齐放,千鸟争鸣,就会建成美好的人间。
二百六十七、其实,人们对直言者虽然表面上都大加称道赞赏,如我们经常听到他人这么说:我就是喜欢说话直言直语的人我这个人说话就是喜欢直来直去,等等,但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过于直言直语却是一种致命伤,其理由如下:
二百六十八、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坛经付嘱第十》
二百六十九、调伏自心,善护他心。《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二百七十、净的世界就是清净的世界,极乐国的世界,法眼净的世界,莲花藏的世界。
二百七十一、自得净心,为他演说清净心法。《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二百七十二、第二,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一般都具有所谓的正义倾向的性格,其言语也具有很强的爆发力与杀伤力。所以,有的时候这种性格的人也会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受人怂恿去揭发某一不公之人或违法之事,或者去攻击某一对手。不管直言直语的结果如何,这种人总要成为牺牲品。因为即使结果很好,怂恿你的人坐享其利,你是分享不到多少好处的;如果结果不良,你必然成为他人的眼中钉,是他人首选的报复对象。
二百七十三、其心正直,无谄无诳。《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二百七十四、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二百七十五、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何?师日:作佛用,是佛性;作贼用,是贼性;作众生用,是众生性。性无形相,随用立名。《大珠禅师语录》
二百七十六、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晶)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间。拾得
二百七十七、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慧能大师法嗣司空山本净禅师》
二百七十八、见一切色,乃至触法,若美若恶,不生爱憎,心得自在。无诸过失,广大清净。《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二百七十九、【身体是寺字,两耳为菩提】
二百八十、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
二百八十一、一般来说,懂得说话艺术的人,也是懂得如何做事做人的好人。
二百八十二、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场面话我们不想说还不行,因为不说,会对你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说归说,千万别轻信场面之言。
二百八十三、想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与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交往,生活和工作在群体之中。有的人处处受欢迎;而有的人人缘欠佳则不受欢迎,甚至招致许多麻烦,这也就是人缘关系相处融洽不融洽,公共关系形象好不好的因果。
二百八十四、圆的世界
二百八十五、既不激动,也不冷漠。《经集》第四品,第七章《提舍弥勒经》
二百八十六、尔若求佛,即被佛魔摄;尔若求祖,即被祖魔摄。尔若有求皆苦,不如无事。《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二百八十七、经典禅语悟道人生
二百八十八、问:弟子闻金和尚说无忆、无念、莫妄三句法门,是否?此三句是一是三?师曰:无忆名戒,无念名定,莫妄为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宗教箴言录》
二百八十九、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一证严法师
二百九十、身学习的全新观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
二百九十一、虽日尊天,神魔梵释,皆莫能胜,自胜之人。《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二百九十二、远离谄曲,质直无伪。《华严经》卷五十四,离世间品
二百九十三、【真诚道歉大事化小】
二百九十四、觉,就会有出世的思想。
二百九十五、练得身形似鹤形,千珠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
二百九十六、念佛是修行的重要法门,所以应鼓励信众念佛,念佛的方法是:
二百九十七、人不能自伏意,反欲伏他人意;能自伏意,他人意悉可伏。《三慧经》
二百九十八、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师之教言》
二百九十九、人事上的忏悔与工作上的忏悔
三百、这位老人和很多人一样,都相信无条件的爱。他们认为,即使自己做了不对的事情,他们的至亲好友也应该无条件地包容。这绝不是个正确的观念。只有父母和未成年的子女间才有所谓无条件的爱;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你的言行决定了一切。别人正是透过你的言行来评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你的内在思想或做事动机,别人看不到,别人看到的只是你表现在外的言行。因此,别人究竟是喜爱你、想和你做朋友,还是怨恨你,甚至躲避你,都是由你的言行来决定的。也只有你才可以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样的言行。
三百零一、佛说跋地罗地偈摒弃过去和未来之事,不执着现在之事,你将平静地游荡。不贪恋任何名色,不为不存在而悲伤,这样的人在这世上不衰老。他不考虑自己有什么,也不考虑别人有什么;他没有私心,不为自己没有什么而悲伤。《经集》第四品,第十五章《执杖经》
三百零二、言可承领
三百零三、矫谓在尘不染,随缘不变,缘就是生活环境与条件,吃饭时吃饭,做事时做事,而这颗菩提心,既不为外境所转,不为六尘所染,也不再因周边的事物而生心动念。耕云先生
三百零四、在仇恨处施予宽恕
三百零五、汝等苾刍由二行相,应当正勤善取心相;取心相已,应善作意;善作意已,应善观察;善观察已,应善安住;善安住已,应同地界,正勤修习,无量无损。应同水界、火界、风界,正勤修习,无量无损。《本事经》卷五
三百零六、在忧伤时给予喜悦安慰
三百零七、每天多说好话
三百零八、敲空作响,谁是知音?击物无声,徒劳侧耳。不是目前法,莫生种种心,起灭不相知,个中无背面。一《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三百零九、以正当的职业与技能,来换取我们所应得的报酬,资养我们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正是佛陀所许可的。
三百一十、对于称赞或恭维自己的场面话,你要保持冷静和客观,千万不要听了一二句话就昏了头,那样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与判断。冷静下来,反而可以看出对方的良苦用心。
三百一十一、慈悲喜舍愿一切有情皆得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有情皆得远离苦及苦因,愿一切有情皆得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有情皆得住离亲疏爱憎之平等舍。《密答喇百法主尊像》
三百一十二、你是什么人不重要,你表现出来的行为才重要。
三百一十三、佛教希望人乐天知命
三百一十四、所以,直言直语有时是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双面锋利之刃,具有这种个性的人应该深思一下.并重新树立为人处世之道。
三百一十五、以服务奉献做功德
三百一十六、有的人每天忧愁满面、板着脸孔,似乎烦恼很多,有的人消极悲观、经常说泄气的话,爱发牢骚,麻烦无穷,请问谁又愿意与麻烦的人打交道呢?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乐观进取,善良亲切。你对着镜子笑,镜子也会对你笑,你在团体中处处表现得乐观进取,亲切友好,自然能够得到大家的亲近和拥护。
三百一十七、大凡智慧与聪明之人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明白事理,而小聪明者正好相反。
三百一十八、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时生。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少室六门》
三百一十九、一般来说,场面之言有以下几种:
三百二十、于恶慧众生,起大慈心,于不善业众生,起大悲心,于作善业众生,起于喜心。《华严经》卷六十八
三百二十一、念者,我说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念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念可行者,我为彼知时,有念有智,为成就彼念故。言亦如是。-.求者,我说亦有二种:可行,不可行,若求不可行者,我即断彼;若求可行者,我为彼知时,有求有智,为成就彼求故。《中阿含经》卷三十三,《释问经》
三百二十二、众生与佛性,本来共同。以水况冰,体何有异?冰由质碍,喻众生之系缚;水性灵通,等佛性之圆净。《楞伽师资记》原序
三百二十三、我们安详禅要求人人安分守己、心安无愧。不要改变生活,不必烧香、磕头,不要增加生活负担,现在的人够忙了。耕云先生
三百二十四、想境界:
三百二十五、读书必须慎加选择,至于究竟应该读什么书,这就要依据每个人的志向、兴趣以及需求来决定;甚至同样的一本书,由于读者见仁见智,其效果也不相同。对青年朋友来说,适宜而有用的书,有以下四类:
三百二十六、我们不要长着眼睛光看别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纵、任性、自我宽恕当中,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一一耕云先生
三百二十七、【读书】
三百二十八、僧问:佛在何处?师日:不离心。又问:双峰上人,有何所得?师日:法无所得,没有所得,得本无得。《长庆大安禅师》
三百二十九、不邪淫而能好礼,你就能家庭和谐。
三百三十、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自胜最贤,故日:人雄。《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三百三十一、慧人以渐,安徐精进,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三百三十二、这种人中有的纯粹是一片善心,觉得自己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才是对的。
三百三十三、他的一个师弟看他一脸苦瓜相,问他怎么回事,他就把师父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他的师弟。
三百三十四、心意柔软,诸根清凉。《华严经》卷,十回向品
三百三十五、智慧,源于爱心。南传《佛教格言慧品第十三》
三百三十六、学生说:您能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三百三十七、在感情生活上,如果我们常保持爱人如己的心态,性情胸襟会自然开朗,生活的品质也会自然提升;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真诚忏悔者常蒙三宝加被,长养无边诸善根,洗涤一切烦恼垢,就能消除业障,广植福田。
三百三十八、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境:你开车时与他人的车擦撞而过,给对方的车弄了一处小伤,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论番理。突然,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竖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无人相助,也无公用电话,更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助之手。请问,你是要吃赔钱这个亏,还是等着被揍得鼻青脸肿呢?
三百三十九、会,多听少说常点头是学习;中年时期,事业蒸蒸日上,多听少说常点头
三百四十、情。
三百四十一、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返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印光法师文钞对治瞋恚等义》
三百四十二、谀谄之人不可疗治,奸邪之人不可疗治,恶口之人不可疗治,嫉妒之人不可疗治,无反复之人不可疗治。《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等见品
三百四十三、这里的好为人师,不是指喜欢当老师,而是喜欢对他人指指点点、批评别人的人。
三百四十四、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傅大士》
三百四十五、能陶冶情操、意志,培养高尚志趣的书。
三百四十六、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五
三百四十七、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三百四十八、母亲听了女儿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从地上捧起一捧沙。
三百四十九、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大珠禅师语录》
三百五十、如果一个人一生天天都生活得很实在,很美好,那么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如何过每一天的生活,这有四点建议:
三百五十一、利用午饭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有助你的事业发展。
三百五十二、【忏悔】
三百五十三、参禅是参自己禅,非参佛祖善知识禅也。其所悟处,不悟佛境,不悟祖缘,不悟地心,不悟外法,皆是自悟其自己。-《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三百五十四、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她的三个孩子都已成年,而且都住在附近。不过她似乎仍不满意,她向孩子哭诉,说他们既不打电话回家.也不回家看她。孩子们不喜欢见到他们的妈妈,因为他们觉得妈妈老喜欢挑他们的毛病,甚至在他们长大了以后也是如此。每当他们打电话回家或回家看妈妈时,总免不了被她没头没脑地说一顿。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不能忍受她爱挑剔的毛病,最后终于离开了她。这位老人哭着说:我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妈妈,他们应该敬爱我这个做妈妈的啊!
三百五十五、知惭愧世倘有人,能知惭愧,是名诱进,如策良马。《法句经》卷上,刀杖品
三百五十六、【如如不动事事圆融】
三百五十七、可意不生欲,不可不憎恶,平等舍苦乐,不灭者令灭。~觉悟彼诸恶,安住离欲心,善摄此六根,六境触不动,摧伏众魔怨,度生死彼岸。《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60经
三百五十八、多学点吧。
三百五十九、切福业事,比慈心解脱,于十六分中,亦不能及一。于一有情所,能修慈善心,其福尚无边,何况于一切!《本事经》卷二
三百六十、要互赞互助
三百六十一、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安住此心。《大般若经》卷四十七
三百六十二、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佛遗教经》
三百六十三、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三百六十四、【经典禅语悟道人生三】
三百六十五、常习惭愧心,此人实希有,能远离诸恶,如顾鞭良马。《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78经
三百六十六、例如,某公司的张先生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心地也特别善良,可是他只能一直是公司的员工,怎么也无法升迁;而他的同事不是调到其他部门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另外,虽然大家都称赞他是好人,但他的亲密之友并不多,下了班也没什么应酬,在公司里也常独来独往,好像并不受人欢迎。
三百六十七、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佛遗教经》
三百六十八、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三百六十九、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永嘉大师
三百七十、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三百七十一、所谓小人,常是工于心计又不讲情义、又经常给你添麻烦之人。我们与这样的人交往,一定要注意礼貌(礼节),因为你有礼貌知分寸,如果他想陷害攻讦于你,也许会因为你有礼貌而化解。宁可与君子理论,切莫与小人计较,也是一种明哲的处世方法。
三百七十二、为管理国家和管理公司的人,应该转变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终
三百七十三、禅是社会大众的,而不是少数僧人居士的。佛陀在灵山会上,把禅法传给了拈花微笑的大迦叶尊者,但把禅心交给了佛性本具的每一众生。春城无处不飞花,人间到处有禅机。仅从禅的名称,就可看出禅的社会性,如禅诗、禅话、禅心、禅悦、禅味、禅行等,人间社会到处有禅者,山林水旁、陋巷闹市,不分僧俗、不计男女,人人可参禅,处处可问道。禅就是那么的人间化、大众化、社会化。
三百七十四、修行并不含神秘色彩,修行只是不断的修正想念、行为。耕云先生
三百七十五、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可贵,不能因朋友一时潦倒就弃之不顾,如果
三百七十六、闯: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面南看北斗。《云门文偃禅师》
三百七十七、这里所讲的邻居,也包含你的同事、朋友,以及一切经常与你生活、工作有关系的人士,尤其是你的老板、上级领导。你与他们相处交往时,首先要注意诚信,因为你的诚恳与信用,他们自然会对你有好印象,因此他们就会尊敬你、帮助你,甚至提拔和重用你。
三百七十八、要知道对方说的是不是场面话也不难,事后证实几次,如果对方言辞闪烁,虚于应酬,或避而不见面,避谈主题,那么对方说的就真是场面话了。对这种场面话,你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否则可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
三百七十九、元德法师道: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三百八十、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四十二章经》
三百八十一、自古以来,禅者都重视正常的生活,离开了正常的生活,因然没有了禅,离开了正常的工作,更无法深入禅心。
三百八十二、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自称开悟得道,标榜自己修行过人,甚至还会显示卖弄神通,哗众取宠,其实这都是有违佛法的。大凡一个真正的证悟者,从不自高自大,从不哗众取宠,而是实事求是,利乐有道。
三百八十三、若善正心者,常顺法观察,不为过所使,如日光除暗。《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七
三百八十四、当知佛境界充遍,故众生境界亦复充遍。离佛境界外,别无众生境界;舍众生境界外,别无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三百八十五、第一,当面称赞他人的话诸如称赞他人的孩子聪明可爱,称赞他人的衣服大方漂亮,称赞他人教子有方,等等。这种场面话所说的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存在相当的差距,有时正好相反,而且这种话说起来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有八九都感到高兴,而且旁人越多他越高兴。
三百八十六、不弃困
三百八十七、以欲制欲。《杂阿含经》卷二,第35经
三百八十八、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绽放生活之体。郑石岩
三百八十九、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不要太计较、不要太执著,问题才能协调解
三百九十、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的反省工夫,就是忏悔。真诚忏悔有如法水,可以净除我们的罪业;犯错而知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减轻与消除。
三百九十一、【天天皆是好日子】
三百九十二、决;如果一直执著计较对方的仇恨,没有宽恕的心态、妥协的善意,问题
三百九十三、苟生无耻,如鸟长喙,强颜忍辱,名日秽生。廉耻虽苦,义取清白,避辱不妄,名曰洁生。《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三百九十四、当制五阴,伏意如水,清净和悦,为甘露味。《法句经》卷下,沙门品
三百九十五、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十善业道经》
三百九十六、保持心灵的寂静,那就是幸福和快乐。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三百九十七、净的世界
三百九十八、【场面之言可听不可信】
三百九十九、现实生活中确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发生,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因为彼此可以减少试探这个过程,而直接进入到交心的层次。可是根据现实生活的经验,一见如故固然是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四百、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四百零一、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如果我们把全部生命、理智和热情,投注到一个目标上,使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一耕云先生
四百零二、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南岳怀让禅师法嗣第二世洛京佛光如满禅师》
四百零三、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想念、行为。若是你的想法不对、看法不对、行为做得不对,就要改正,这就是真修行。一耕云先生
四百零四、用推人之手扶人,毁人之口赞人,怨憾人之心爱人慈人,是谓即业火成解脱火。(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
四百零五、悟的世界
四百零六、圆的世界就是一切如日如月的世界,如虚如空的世界,如因如果的世界,如自如性的世界。
四百零七、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达摩大师血脉论》
四百零八、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慌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会处事不惊,从容对付一切难题。
四百零九、其实,大凡大智慧、大聪明之人,往往对身边琐事一目了然,当然用不着处处用心,或者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斤斤计较。因此,他们心中总是很安逸,行为也总是很超脱。
四百一十、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无所依处。《坛经一}千悔第六》
四百一十一、找出自己最大的缺点,要有改变的愿力,切实执行。要把做过的错事记住,不断地自我警惕,自我提醒,要能不二过。(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四百一十二、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佛遗教经》
四百一十三、【生活与禅】
四百一十四、情与无情一体,触目皆真;佛与众生不别,当体全现。随处做主,遇缘即宗。《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四百一十五、心理专家们的这种建议完全正确,但这里我们还得另外提出一条建议: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乱说。
四百一十六、第一,两人关系密切。你基于义而提出,他有可能会接受你的意见,但不接受的可能性相当高,这是人性,没有什么太多的道理可言。
四百一十七、团结才有力量,有力量才能团结。《觉经》云:菩萨常念广修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大家都应以智慧、信心、慈悲、愿力,充实和加强自我能量;只有将能量加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对周围人、事、物产生作用力,才能团结。有团结才有力量、才有作为、才有和平。
四百一十八、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应念身世是空,切莫随流逐队。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尝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十二时恒检点身口意业,善多耶?恶多耶?无记多耶?堪消四事耶?不堪耶?如此惭愧觉悟修省,自然习气渐消,智光渐露,祖意、佛意,显于一念清净心中矣。(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四百一十九、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四百二十、事实上,人世间真的可以让你走遍天下的还在于礼,理充满刚性,而礼却柔韧有力。
四百二十一、现今社会分工合作,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我们能以感恩惜福之心,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也就等于参了禅,所以禅与现代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四百二十二、佛陀对于人们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曾在经典中明白地指示了其来源与运用的原则。目的正是为了建立人们正常的经济生活。
四百二十三、【善待包容他人】
四百二十四、禅的不一般,是说它打破偶像、没有崇拜,它要一切众生与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样。耕云先生
四百二十五、能奉献才能团结
四百二十六、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混乱,如畜生趣。《杂阿含经》卷四十七,第1243经
四百二十七、安详禅修行的起点就是反省,借着反省来认识真正的自己。耕云先生
四百二十八、然而,心扉紧闭,心事不漏也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如果太过谨慎,会让人感到你城府太深,太有心计,不可捉摸,为此你会失去很多值得交往的朋友。如果你本性如此,那还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人留下这种印象,岂不是太冤枉了。所以,最为有利的做法是,偶尔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围的人听,以减少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四百二十九、每天经常反省
四百三十、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坛经-忏悔第六》
四百三十一、现在有些初发心学佛修行的人,只想了脱生死问题,不顾处理生活问题,经常一知半解地要闭关、住山、持午(即过午不食)借口修行,而逃避弘法利生的责任,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四百三十二、明觉与正念内实有秽不自知,内有秽不知如真者,此人于诸人中,最为下贱;若有一人,内实有秽自知内有秽知如真者,此人于诸人中最为胜也。《中阿含经》卷二十二,《秽经》
四百三十三、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须速戒之。以上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肓,亦难疗矣。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况此方不误主雇,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偈日:此方绝妙合天机,不用卢师扁鹊医,普劝善男并信女,急须对治莫狐疑。(唐)石头希迁禅师《心药方》
四百三十四、居乱而身正,彼为独觉悟,是力过狮子,弃恶为大智。《法句经》卷上,放逸品
四百三十五、【以人为师勿好为人师】
四百三十六、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复依方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无碍慧身无所依。《华严经》卷五十,如来出现品
四百三十七、未尝暂起高慢心,亦复不生下劣意。《华严经》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四百三十八、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只在目前,愚倒迷人不了。《宝志公》
四百三十九、倘若我们本身的金钱资源有限,你可以量力而为做布施,心诚则灵也是功德;更可以出力服务,做义工奉献,诸如响应环保,爱护社会,随手整洁环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士;只要默默奉献,常常助人,都有很大的功德。
四百四十、当有慈心于天下,有慈心于佛,人骂不得应,不得恨。持慈心向天下。如狱中有系囚,常慈心相向,人处世间,亦当慈心转相怜悯。《佛般涅槃经》卷上
四百四十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净慧
四百四十二、第一,喜欢直言的人说话时一般只看到现象或问题的表面,也常常只是考虑到自己一吐为快,而不去考虑他人的立场、观念和性格。他们所说的话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一派胡言,另一种是一针见血,前者可能让对方明知他在胡言乱语,却又不好发作,于是只好闷在心里;后者因为直戳问题的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进行自我防卫,如果招架不住,就会对直言直语者怀恨在心了。从以上两种情况来看,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这样就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带来了一种阻力。别人可要离你远点,免得一不小心就受你的直言直语之害;如果别人不能远离于你,就会想办法把你赶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宁。
四百四十三、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譬如窃贼认作家人,则所有家财悉被彼窃,若知是贼,彼即逃去。《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陈飞青书》
四百四十四、佛教重视未来的命运
四百四十五、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证严法师
四百四十六、诸佛众生,本来平等。一《宏智禅师广录》
四百四十七、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坛经顿渐第八》
四百四十八、祸患藏于隐微,发于人之所忽。(宋)大觉怀琏禅师《禅林宝训》卷一
四百四十九、场面之言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应酬的技巧和生存的智慧,在人世间生存的人都懂得去说,也习惯于说。这并不是罪恶,也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必要的应酬。
四百五十、有出世的思想境界。一个人如果了解以下几点,就能体悟和达到出世的思
四百五十一、及乎掀翻,从头勘破,原来只是一个自己。这个自己,在天同天,在地同地,在人同人,在物同物。于自己分上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天如和尚语录》
四百五十二、用一种快乐的心情,将佛号与观想中的佛融为一体,并能全身放松,念得手舞足蹈,甚至摇头摆身,发出至真的微笑,如此心念纯净、热情洋溢的念佛,就是功德。
四百五十三、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于仇不追恶,更生怜悯心。《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三
四百五十四、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己之乐。视己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感,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九之二,《四无量心铭》
四百五十五、我们的身体有眼耳鼻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使人体发挥正常功能。现代社会科技学术,亦重视集体创作和分工合作,凡成就一番事业,都是集多数人之努力的结果。所谓分工合作,就是团结精神的体现,佛经云: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无缘世间灭。在此多元化的时代,能互相融和分工合作,即能实现团结、实现和平。
四百五十六、要懂得改心、换性、回头、转身。(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四百五十七、一般得人好感、讨人喜欢的个性,大致包含如下内容:
四百五十八、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四百五十九、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坛经-忏悔第六》
四百六十、内心寂静,外缘不动。《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四百六十一、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学习不仅是普通人谋生的手段,更是管理者生存
四百六十二、总而言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缘分很重要。你要想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和事业大成,就应该广结善缘,融和尊重、团结包容、互赞互助、乐观进取。
四百六十三、你最应该提防的是,一见如故中,有心者常会掺杂很多奉承、拍马的语言,这很容易扰乱一个人的判断,也最难抗拒。因此,当听到这类话语时,你就要提高警觉了。
四百六十四、总之,读书要慎选,而读书不但是为了提升自我,更要能造福众生。
四百六十五、佛教学认为:我们这身臭皮囊从头到脚处处不干净,而贪、嗔、痴、悔、恨、怨、怒,更时时侵扰我们,使我们不得安宁;衣服脏了要洗净,心里不清净更需要洗濯,要以清凉的法水来洗去心灵的污垢,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谓心净则国土净,若人人都能如此修行,佛国净土就在眼前。
四百六十六、【经典佛心禅语二】
四百六十七、【直言伤人又害己】
四百六十八、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赞美和帮助,那么我们就要首先学会尊重、赞美和帮助别人。你能尊重别人,别人就能尊重你;你肯赞美人家,人家才会赞美你;你能帮助人家,人家才会帮助你。慧缘上师对学生们常讲:平时要多赞美人,不是非人。还要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帮人之心不可无。如能这样,官者就可官运亨通,商者就能生意兴隆。
四百六十九、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一《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四百七十、待邻居以诚信
四百七十一、师日: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法住,不应取舍。若学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南岳怀让禅师》
四百七十二、道歉可出于一种真诚,也可能是一种伎俩,当然,没有诚意和实质行为的道歉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四百七十三、则可减少阻力;到了老年,缄默养性,并且多点头鼓励年轻人,会获得别
四百七十四、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
四百七十五、只要向佛学习、向佛看齐,不要向佛崇拜,不要向佛祈求什么,这就是禅宗的特色。耕云先生
四百七十六、换句话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心事必须一吐为快,一定要想想:这件事能对人讲吗?
四百七十七、形貌端正,非为端正。唯心行端正,人所爱敬,是为端正。《佛说玉耶女经》
四百七十八、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东西,做最真实最朴实的自己,依心而行,无憾今生。
四百七十九、第三,待人方面,尽量少点实话直说、一针见血指出他人的弱点。因为在他人看来,你并不是爱之深,责之切,而是在和他过不去;而且你的直言也不会产生多少效果。因为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一种自我防护堡垒,并将自我缩藏其中,你的直言恰好攻破其堡垒,并把他从堡垒中揪出来,他当然不会高兴!因此,讲话要有一定的策略,有时要迂回婉转地讲,点到为止。
四百八十、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优婆塞戒经》卷一,集会品
四百八十一、场面之言是一种必要的应酬,但听到他人的场面之言,你不可全信。
四百八十二、【好汉能吃眼前亏】
四百八十三、正信佛教里的禅定叫三昧,意即正定,是靠日常生活中磨炼所成就,属修道的手段之一。证严法师
四百八十四、若能系一心,一切皆能系。若自降一心,一切自降伏。《菩提行经》卷一
四百八十五、元安实际上是说你下山会遭遇重重困难,你有克服它们的信心和勇气吗?可惜僧人不能领悟师父话里的玄机,以为师父拒绝了他的请求,只好转身闷闷不乐地离去了。
四百八十六、真理只能发现,不能创造,人可以发现法则,创造机器,却不能创造真理。-耕云先生
四百八十七、因此,当一个人和你初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说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可以不必拒绝他的热情,但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这句话,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句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糖衣炮弹,他是想用温情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好从你身上获得某些利益。
四百八十八、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美丽,对人谦恭有礼,对下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人们就称她为最有魅力的女人了。
四百八十九、好朋友可以规劝、可以勉励,但是不能张扬朋友的过失。扬善于众前,规过于私室是一种美德,如果你张扬他的过错让朋友难堪,就非交友之道,也就不是好朋友了。
四百九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们穿的衣服脏了,可用水洗干净,当我们的心被污染了,也可用忏悔的法水来清净。
四百九十一、人的际遇无常,荣华富贵的朋友,也许一夕遭遇横祸而贫病交迫,
四百九十二、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民国)弘一《改过经验谈》
四百九十三、再提起人世的精神。为什么要先有出世的思想,然后才能做人世的事业
四百九十四、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沙子,领悟地点点头。
四百九十五、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不染亦无忧,二心俱寂静。《杂阿含经》卷三十八
四百九十六、自高陵物,不见己失,不知自短,是慢业。《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
四百九十七、有些人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可是自己却经常话中带刺,甚至以恶言嘲讽别人,这样就会得罪许多人,从而影响自己的事业和前途。
四百九十八、成就越大,地位越高的人,越是有礼,当然他们也有理。不过,他们都把理隐藏在礼之中,或是跟在礼的后面。
四百九十九、这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说法,这种说法常是无声的,有时却比声音更深刻。证严法师
五百、虽然该僧人是个半罐水、响叮当的人,但他能知错就改,并由此
五百零一、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2经
五百零二、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无所拥护,名为大舍。《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五百零三、朋友一旦遭遇困难,需要你的支援帮忙,无论是精神上或是物质上的支持,即使自己也有困难,甚至要牺牲一些或缩衣节食,也应该尽力而为,因难予能予,就能建立起坚固的友谊。
五百零四、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弃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佛陀的格言》
五百零五、根据佛经中的说法,根据病因把疾病分为四大不调:一是劳累过度,二是饮食不节,三是坐禅不得法,四是鬼魔所侵。另外还有业病六类。因过度劳累和饮食不节所致病,以药物治疗为宜,并须注意保养身体,调节饮食。因坐禅不得法所生的禅病,用药物治疗效果多不佳,还须通过修禅定,以正确的方法对治才能痊愈。所谓鬼魔所致病,在症状上主要指癔病一类。业病是指因不善的行为所引生的必然果报,指的是医药无法治愈及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致的病,这类病须内修观,外忏悔:内修观属禅定,外忏悔,实际上是一种解除精神负担的心理疗法,也须由佛医师或大法师给予特别治疗。
五百零六、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不知当下无心,便是本法。《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五百零七、有一种人,喜欢在工作上指出别人的错误,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喜欢在言语上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衣服发型、教育子女的方法等。
五百零八、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泻落下来。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所剩无几,其圆圆满满的形状也早已被压得扁扁的,毫无美感可言。
五百零九、不妄语而能诚实,你就能获好名誉。
五百一十、在怀疑处培养信心的力量
五百一十一、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小时把花梗剪去_截,因为这一截花已经腐烂,腐烂之后水分不易吸收,就易凋谢!
五百一十二、一见如故这是很多刚刚见面相识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次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了很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五百一十三、好汉能吃眼前亏,其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获得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弄丢了,哪还能谈什么未来的理想 ?
五百一十四、这是佛教信徒的基本五戒,扩而大之就等于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是我们做人的规范。二十九、念佛与功德
五百一十五、律宗的有源和尚向慧海禅师请教:如何修持用功?慧海禅师回答说:用功要持平常心,平常心即是道。这也就是说,修行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五百一十六、每天多行善事
五百一十七、言则信用
五百一十八、礼就是礼貌,更确切地说,应包含着客气、谦逊地对别人的尊重。
五百一十九、著;有了出世思想再做人世事业,就等于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见到
五百二十、凡事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创意配合实际行动,是每一位成功主管必备的条件。
五百二十一、真如妙体,不离生死之中;圣道玄微,还在色身之内。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生死性真,权在涅槃之处。《楞伽师资记》原序
五百二十二、有些人自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经常信口开河,不加思考地说些不负责的话,这样也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五百二十三、念若起时,即不拟他是觉是迷,是善是恶,辄不得执滞他、断绝他。如一念瞥起,千重关锁锁不得,万丈绳索索他不住,既若如是,争合便拟灭他止他。即不用愁他虑他。(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五百二十四、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永嘉证道歌》
五百二十五、当朋友遭遇困难、痛苦,面临逆境或灾难时,你不可舍弃他。锦上
五百二十六、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万境不能转。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寒山
五百二十七、总而言之,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人都有排他性,也潜藏着某种虽然知道不对也要做下去的自我毁灭意识,这是他个人的选择,因此,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去拜人为师求己成长。除非他自己来请教你,即便这时,你要说多少,还是要斟酌一下。
五百二十八、当以慈心养育幼弱,见禽兽虫蛾、下贱仰人活者,常当愍念,随其所食,令得稣息。《佛说阿难四事经》
五百二十九、至于客观的道理,这是众所公认和为人所接受的,符合道德、法律、公德的标准;可是有了这理,也并不一定能走遍天下。因为有这种理的人一般具有君子的正直风格,而正直却并不完全适合在人性丛林里生存。你有理,便显得有些人无理,尤其当你的理与别人的理发生冲突时,对方为了维护自己的理,不见得会接受你的理,如硬要让你的理通行无阻,不免发生冲突,于是便会出现人际关系的障碍,有些路就走不通了。因此,有理固有一定的便利,但却不一定能走遍天下。
五百三十、文人、诗人、艺术家也是一样,兴之所至,锲而不舍,久之,一如十月怀胎期满的产妇,想不生都不行。耕云先生
五百三十一、若是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宗教箴言录》
五百三十二、【经典禅语悟道人生二】
五百三十三、念即生死。(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七十三
五百三十四、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忏悔,是身体行为的自我省察;知识、思想、见解、言论的忏悔,则是心理意境的净化修持。我们有情众生身处五浊世间,只要常常在生活上检点,在知识上明辨,时时事事知错能改(忏悔),就能使自我身心得到清静,生命得到升华。
五百三十五、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蓄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宋)灵源清禅师《笔帖》(《禅林宝训》)
五百三十六、有一个僧人在乐普山的元安禅师那儿修行多年,自觉火候已到,该下山云游四海了,就到元安禅师那儿向他辞行。
五百三十七、你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一个坚固的自我保护壁垒,以掌握对自己心灵的自主权,并经由外在的行为来检验自我强固的程度。你若不了解这一点而去揭露他的错误,他会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自我堡垒受到了你的侵犯,不但有可能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还会采取不友善的态度。尤其是在工作上,你的热心,根本就是在否定他的智慧,甚至他还会认为你是在抢夺功劳,总之,他是不太领情的。
五百三十八、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清晨,露珠尚在草间滚动,他照例采花去寺院供佛,碰巧遇见元德禅师从法堂出来,元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依经典的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五百三十九、自求心安就有平安,关怀他人就有幸福。(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五百四十、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宏智禅师》
五百四十一、想要拥有爱吗?那么请先放松自己的爱人。
五百四十二、第四,处事方面,少去批评他人做事的不当。每件事情都要由具体的人去计划实施,因此,批评某事也就直接针对了某人,所谓的对事不对人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除非你具有一定的力量和地位,否则直言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五百四十三、那位领导表现得非常热情,并且当面应允,拍拍胸脯说:没问题!
五百四十四、第二,青年时当取其志,舍其不当事;
五百四十五、能砥砺品德,增进为人处世经验,提升人格修养的书。
五百四十六、若人一心专精自守,贪欲心发,即应觉知,万便散除,还令寂静。云何散除?应作是念:此是空,此不净,求此欲心生处灭处,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是中谁染?谁受染者?谁为染法?如是观时,不见能染,不见所染,不见染事。以不见故,则无有取;以不取故,则无有舍;以不舍故,则无有受;不舍不受,则名离欲、寂灭、涅槃。《大宝积经》卷-。五,善住意天子会
五百四十七、朋友相处时,难免会有些误会,或因看法观念不同,甚至会发生口角争执,此时基于友情,必须互相包容忍耐,尤其是要难忍能忍。如果一点包容忍耐的胸襟都没有,再好的朋友也难长久相交。
五百四十八、谁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护,不被别人指责和陷害;但是人之思想性格各不相同。要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相处和交往,其中大有学问,要会妥善应对。因此,我想给大家几点建议,可调整身边的人际关系。
五百四十九、现代社会是一个离不开交际的世界,因此在人际交往和应酬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此例中的某先生为何弄得这种结果,关键在于,那位领导说的是场面之言,而某先生却信以为真。
五百五十、忌鬼话连篇
五百五十一、别人看到的,是你对他们做了什么事,而不是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作一次诚实而严格的彻底检视,问问自己是否对别人亲切又开朗,是否让人觉得容易相处,是否对别人体贴又热心,是否让人觉得充满爱心,是否关心别人,是否愿意听别人的倾诉等。
五百五十二、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法尘,眼睛里尘沙除去了,也不能换入金粉,因为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法虽好,不如无更好。耕云先生
五百五十三、第三,壮年时当取其行,舍其不当乐;
五百五十四、元安禅师想考考他,就笑着对他说:山外还有山,四处都是山,你凭什么下山呢?
五百五十五、每个人都应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人世的事业;先具备出世的般若,
五百五十六、若能于众生,昼夜常修慈,因是得常乐,因不恼他故。《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圣行品
五百五十七、心无挂碍的一心称念佛号,念得无身、无相、无世间,只有悠悠扬扬的一句佛号,从全身毛孔似有似无地出来,把人我是非都念得没有了,如同把杯中的水念空了,心中有佛将心空,念得心空及第归,就会得到忘却时空、脱落身心的快乐功德。
五百五十八、能容纳异己才能团结
五百五十九、老师说:哦?为什么呢?
五百六十、法身无相,不可以音声求。妙道亡言,岂可以文字会?《光孝思彻禅师》
五百六十一、总而言之,生灭的世界是苦多乐少的世界,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苦是人们所厌弃的,但人生终究不免会有许多苦痛和烦恼;乐是人们所追求的,偏偏人生之乐却是那样的稀少与短暂,又难以把握与控制。
五百六十二、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石头希迁禅师》
五百六十三、师弟听了呵呵一笑,说:师兄,师父是在考你呢。你应该这样回答啊: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白云飞。意思就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高山都无法阻挡我前进。
五百六十四、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也许是棱角平了,或许是成熟稳重了,脚步越来越踏实,日子越来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种境界——淡然。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五百六十五、从无始际,妄想翳之,不自觉知,但认凡质,故耽著结业,受生死苦。大觉愍之,说一切皆空,又开示灵觉真心清净,全同诸佛。《华严原人论》
五百六十六、佛教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重视过去的命运,更注重现在及未来的命运;因为过去的宿业已经如此,纵然懊悔也无法追悔;现在和未来的命运,却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只要我们妥善地利用现在,前程仍然是光明的,所以,佛教不主张沉溺在过去命运的伤感之中,而鼓励人们积极追求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命运。
五百六十七、心得离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1 5经
五百六十八、当比丘注意某种对象时,由于该对象的缘故,比丘心中生起与贪瞋痴相关的邪恶念头。这时,当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当他思惟这些恶念所带来的危险时,当他努力忘掉这些恶念,不再注意它们时,当他注意去除这些恶念的来源时,当他咬紧牙关、舌抵上腭,以决心来击败、强迫、摧毁恶心时,他就能够摒除心中的一切贪瞋痴恶念,使恶念止息下去。由于摒除了恶念,他的心得以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这时,该比丘就可以称得上是念头的主人,他能够使自己想要的念头生起,使不想要的念头不生起。《中部除妄念经》
五百六十九、无论任何学问,任何法则,倘使脱离了人生,它就不再有任何意义。虽然安详是禅的生命、是法的现证,但它也是人生的最高生活艺术。耕云先生
五百七十、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五百七十一、从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人要是有心事,就应该诉说出来,一吐为快,这样才不会在心中淤积,以致闷出病来。
五百七十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五百七十三、专注与附和;如有不同意见,也要先点头再提出。无关紧要的事,不必坚
五百七十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黄檗断际禅师
五百七十五、你对镜子笑,镜中就会出现笑脸。如果一个人整天忧愁满面,一副非常烦恼的样子,就会使自己的日子难过;常持平常心,多从好的方面去设想,愉愉快快地工作,高高兴兴地吃饭,安心坦然地睡觉,一切随缘随喜,力求自在自然。那么你就会有个健康的身体,喜乐的心情,微笑的脸。自己快乐,也会让别人喜悦,那么你每天都会生活得充实而美好。
五百七十六、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人,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美感。
五百七十七、也许你会说,芝麻大的一点小事,至于如此吗?是的,事情确实很小,但问题在于双方没有正确对待这件小事,而使事情不断升级升温,而不是降温息事。其实,只要有一方先开口说声对不起,那就根本没事了。
五百七十八、智者能迅速驱散涌起的悲伤,就像风儿驱散棉絮。应该拔掉自己的箭,自己的悲伤、欲望和忧愁。《经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经》
五百七十九、人,只能自救。而自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耕云先生
五百八十、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五百八十一、热闹场中做道场,只要自心清静了,处处都可宁静。在修行过程中,最关键的便是心静。只有在心静的基础上进行修行才会有所造诣。
五百八十二、悟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光明的世界,解脱的世界,自然的世界。悟是我心、我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世界;是不以得喜,不以失悲的世界;悟是不为情爱所羁,不为生死所转的世界,悟是恢复自然、找到本性、认识自我的世界。
五百八十三、按照一般的理解,理指的就是道理,而道理又分为主观的道理和客观的道理。所谓主观的道理是指自己认定的标准,与客观的事实以及旁人的标准无关。主观的道理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正确的道理大家当然能予以尊重,或加以接受,如果这样你当然可以走遍天下;但不正确的道理,很显然就会给自己造成阻碍,因为别人不可能尊重和接受你的道理。这种人虽然自认为有理,可是在别人的眼中却是个顽固、蛮横不讲道理之人,这种人当然不可能走遍天下。
五百八十四、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佛遗教经》
五百八十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果真如此吗?从人性的法则来看,有理走遍天下这句话似乎只对了一部分,并不全然正确。
五百八十六、学习禅,可以使我们获得智慧,这种智慧必然教我们努力随缘,创造劳动果实,我们也就可以自求多福,自利利他这就是福慧双增的圆满人生!
五百八十七、如的世界就是不动的世界,如来的世界,如法的世界,如实的世界。如果我们的心能安定在如如不动中,外界的一切干扰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心境,我们就会生活得幸福快乐。
五百八十八、男儿欲遂生平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五百八十九、无论多么能干,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座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通声气。
五百九十、有些人轻视别人的智慧,喜欢卖弄自己的口才,讲话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答非所问。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五百九十一、人与人相处相识本来就是缘分,人与人之间要融和尊重,不可孤芳自赏,不可偏执傲慢。如果你能尊重别人,礼待别人,圆融通达,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形象好、人品好、人缘好,别人就会尊重你、支持你,你的事业就容易成功。
五百九十二、人生成功的五大元素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名号,五读书,读书可以使弱者壮,贫者富,富者贵,贵者福,福者寿。
五百九十三、迷之即垢,悟之即净,纵之即凡,修之即圣,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答:知即是心。《禅源诸诠集都序》
五百九十四、成为别人眼里不合时宜的人。也就是说,听别人说话时多点头,表示你的
五百九十五、所以,好为人师是人际关系的一种障碍。如果你非要为人之师不可,则必须建立在以下几个基础上才行:
五百九十六、诸比丘,利养、崇敬与名誉是极为可怕的,是证得解脱束缚而达到至上安全处极强的障碍。南传《相应部因缘品粪甲虫经》
五百九十七、第二,你在对方心目中要够分量。所谓人微言轻,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么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但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分量不够,那就别自讨没趣了。
五百九十八、时,你要给别人足够的诚信之心,只有诚信之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五百九十九、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一《仰山慧寂禅师》
六百、世上最险恶的莫过于那些暗中害人的小人,尽管难防,但不可不防。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别人要害你不会事先告诉你。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他竞争者;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有人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一
六百零一、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对一切众生施以无限的仁慈心。对整个世界施以无限的仁慈心。《经集》第八章,《仁慈经》
六百零二、悲悲切切地念
六百零三、自己解脱了,立下度脱广大有情众生的宏愿。如此发心,才是学禅的正因,有了正因,必定获得正果。耕云先生
六百零四、什么是无为法呢?不守什么,也不执著坐相,只打牛不打车,只修心不执身;只保持内心一贯的安详,因为只有安详的心态才是定慧不二的现量与证量。耕云先生
六百零五、在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中,同事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明或暗的竞争。表面上可能相处得很好,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有的人想让对方工作出错,自己可有机可乘。
六百零六、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势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六百零七、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证严法师
六百零八、秉指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云:火不待日而热。磨与未磨时如何?师云:风不待月而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六百零九、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四十二章经》
六百一十、僧人听了大喜,马上回去对元安禅师说道: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怎阻白云飞。禅师听了大吃一惊,仔细追问之下,才得知事情的始末。
六百一十一、青青翠竹是法身,郁郁黄花乃般若。一般人谈到修行,常将范围局限在打坐、念佛、诵经、持午、闭关等在名相上的修行。诚然,念佛与诵经,当然也是修行的法门,但是发心弘法、讲学著作、创业利众、治国安邦、乃至随喜随缘,一切善行义举都是修行。
六百一十二、众多功德之中,爱语利行及称赞如来,都说明赞叹是很重要的。平常我们只要对花草赞美爱护、对小动物表示喜欢爱护,花草会长得茂盛、小动物也会更活泼可人,对人常予赞美和爱护,功德效益更显著。佛教以随口赞叹作为修行,只要你常以感恩惜缘的好心,随时随地真诚地赞美别人,使别人因你的赞美而欢喜,也是一大功德。
六百一十三、如果有人灰心失意时,我们就要鼓励和安慰他,给他希望和动力。人生道路有逆境也有顺境,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就是无上的布施功德。
六百一十四、我们用文字来教育,会栽培一些学者,但不能造就成佛道者。虽然看很多经典,但拼命著相,没有正思维,因此无从得到法益。慧律法师
六百一十五、经典佛心禅语悟道
六百一十六、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
六百一十七、现实社会中,到处充溢着功利、自私、狭隘、执著、贪戾与暴力,更需真正的禅者以安详、放下、大公、宽广与慈悲的良方来对治。
六百一十八、人与人常因嗔恨而反目成仇。其实应以慈悲宏观的胸怀,在嗔恨之处
六百一十九、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可贵。当别人心情忧伤苦闷时,最期盼得到别人的关怀,如果你能及时为他分忧解愁,化解他忧伤苦闷的心结,并且诚挚热忱地给予他喜悦和安慰,必能得到他的信任与友谊。
六百二十、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从上皆称改过为贤,不以无过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过迁善,而愚者多蔽过饰非。迁善则其德日新,是称君子;饰过则其恶弥着,斯谓小人。是以闻义能从,常情所难,见善乐从,贤德所尚。(宋)圆悟克勤《与文主薄》
六百二十一、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遍,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六百二十二、既已学矣,即须常常自己省察,所有一言一动,为善欤?为恶欤?若为恶者,即当痛改。除时时注意改过之外,又于每日临睡时,再将一日所行之事,详细思之。能每日写录日记,尤善。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民国)弘一《改过经验谈》
六百二十三、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问母亲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人呢?
六百二十四、能帮助学业、职业或事业发展的书。
六百二十五、若约当人分上,从来地事,不论初入丛林,及过去诸佛,不曾乏少。如大地水,一切鱼龙初生及至老死,所受用水,悉皆平等。一《安国慧球禅师》
六百二十六、执志安如地,心净若莲花。(古印度)马鸣《佛所行赞》卷一
六百二十七、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惜福结缘感恩德,一个时常心怀感恩的人,心里很清静自在,口中自然就会经常赞美别人。
六百二十八、有人势利现实如此,日后一定会遭到朋友的唾弃。
六百二十九、佛教鼓励人开创命运
六百三十、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现在所有法,彼亦当为思:念无有坚强,慧者觉如是。《中阿含经》卷四十三,《释中禅室尊经》
六百三十一、佛言:一切壮无过心。心是怨家,常欺误人。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五苦章句经》卷一
六百三十二、中意识起闻思修,熏于本识,成闻思修善法种子,本熏无明,令其渐薄,无明薄故,起阿陀那执我亦薄,执我薄故,生起六识起惑亦薄,如是展转,有过斯尽,有德皆备,真修如是。(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三
六百三十三、生活上的忏悔与知识上的忏悔
六百三十四、人要乐观进取
六百三十五、如果对方和你彼此都一见如故,你应该立刻向后退,以免引火自焚,或因太过接近而彼此伤害,葬送有可能好好发展的友情;如果一见如故只是对方一相情愿,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不必花心思在这上面。
六百三十六、学道贵有品格、有识量,而且文字记问不与焉。有品格、无识量,不足旷超千古,犹无品格也。有识量、无品格,不足砥柱中流,犹无识量也。品格、识量既具,则不被眼前活计所局、时流习气所迁,纵钝若桀院,而拂尘除垢四字义熟,便堪证沙门果,发无碍辩,况本解文义者哉?(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六百三十七、元德法师告诉她: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有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六百三十八、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生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狮子吼菩萨品
六百三十九、第一,少年时当取其学,舍其不当有;
六百四十、但无一切心,自然合大道。应用在临时,莫分妙不妙。《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偈颂下》
六百四十一、不过,有些人不说一见如故,却直接用行动表示,这种人你也应该和他保持距离。
六百四十二、舍得舍得,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每个成功的人士都特别会处理舍与得的关系。我们给别人一句好话、一个笑脸、一个搀扶、一份礼物、一份钱财,这都可称之为舍;同样,别人给予我们的种种表示就是得。佛教学认为:舍而不求得时反可得;舍而求得时反不得;不舍求得时更不得。关于舍得之间,我们一直主张要得其当得,舍其当舍。
六百四十三、有些人遭遇困境,就误认为上天早已如此安排,任何努力都是枉然,于是消沉沮丧,甘心做宿命的奴隶。佛教认为命运靠自己创造,佛陀原是太子之命,他不甘于皇宫的生活,独自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就是开创命运的典型例证。
六百四十四、适应性强,处世有弹性,为人温柔和善,待人接物不以自己为中心,能够为他人着想。乐观,能往好的方面着眼,悲观念头少,个性开朗少阴暗面。为人随和,能够乐于协助他人,且不妨碍他人自由,凡事容易心存感谢。
六百四十五、总的看来,佛学虽说禅定有治病之效,但主要还是倾向于用药物治疗。佛教认为病从根本上说是业报,是人生所难免的,甚至成佛也未必能完全无病。佛教史料说释迦牟尼也有背痛等病。许多定功高深的高僧乃至如藏传佛教认为是活佛的人有时也会有病,在佛教看来也是完全正常的。大乘佛经中说修学佛道,可以把今生后世应受的罪果报转变为现前的小病小灾,因此修禅者有病,完全可以被解释为修得好的表现。汉传佛教禅宗等,以痛苦为良药,作为磨炼道力的良机,一般不专门修禅定去治病。
六百四十六、道悟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不得不知。悟日:向上更有转处否?师日:心空不碍白云飞。一《石头希迁禅师》
六百四十七、于过去无忧,未来不欣乐,现在随所得,正智系念持,饭食系念故,颜色常鲜泽。未来心驰想,过去追忧悔,愚痴火自煎,如雹断生草。《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5经
六百四十八、【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六百四十九、佛教说身内外四大不调能生404种病,修禅定得法者,可以祛除和治疗404种病。智凯《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宗四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瘥矣。
六百五十、【经典佛心禅语三】
六百五十一、常点头,并不是要你做个毫无主见的应声虫,而是避免在群体中
六百五十二、自心是菩提,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提虚空,得否?心外觅佛,终不得也。《少室六门》
六百五十三、难调躁动心,远行无第二,能正勤取相,是谓世聪明。善取心相已,复作意观察,正念住其心,勤修同四界,如是正安住,能弃舍诸欲,予世八法中,名善乃无染。《本事经》卷五
六百五十四、犹如火上草愈多,则彼火力愈炽盛。如是菩萨惑愈多,则彼慧火愈增盛。《慧海请问经》
六百五十五、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高贵德王菩萨品
六百五十六、放松他,他才能宽松地面对你们的爱。给他一定的空间。让你们的心,包容整个情感的天空。一捧沙的情怀,是至真至爱的情怀。好好珍惜,学会把握,婚姻必定会圆圆满满。
六百五十七、加新怨,应知冤冤相报何时了之深切的含义。所以我们应在嗔恨之处
六百五十八、那即过,沧海桑田恍如朝露,我们如果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对人生有苦短警
六百五十九、心者,万法之根本。能一切诸法,唯根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佛经
六百六十、人的敬重。
六百六十一、每天常欢喜
六百六十二、慈悲假使尽寿命,勤事天下神,象马以祠天,不如行一慈。《法句经》卷上,慈仁品
六百六十三、严冬消逝才有春暖,黑夜过去才有黎明。当人际关系出现裂痕或误会时,或者自我情绪低落时,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冲动作为,这样一来只会使困境更加横逆。必须冷静思考,点燃般若智慧的火花,才能疏导圆满,化解问题。
六百六十四、走不通的路。
六百六十五、元德法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声音为微妙的声音,把辱骂的声音转为慈悲的声音,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声音,那就是禅音了。
六百六十六、首先让我们看看理这个字。
六百六十七、者见利代喜,二者见恶共忧,三者称誉人德,四者见人说恶便能抑制,是为四慈愍,多所饶益,为人救护。《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六百六十八、禅是大智慧,是人类的宝藏。因为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六百六十九、礼与理,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汉字,但在人际交往中,二者却有着一定的关联与联系。人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意思是,只要你站在正义和道理的一边,便可以畅通无阻。
六百七十、在中国古代,禅宗下山的规矩是:修行的僧人想要下山,就必须得到禅师们的批准。
六百七十一、圣贤们每天都要检讨自己的功过。我们也可以自己回顾一下,一天中自己说了多少好话,如你早!你好!谢谢你!对不起!等等。如能常常说一些赞美人的好话,自然可以广结善缘、化解烦恼,从而使自己每天的日子过得很美好。
六百七十二、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现实才是最真的真实。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人活着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难得糊涂,你随和,生活才随和。
六百七十三、【自增福禄寿】
六百七十四、以物质金钱做功德
六百七十五、信徒听后,非常欢喜地说道:谢谢禅师的开启,希望以后有机会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六百七十六、【读书生智慧】
六百七十七、白居易)日:佛法大意如何?(鸟巢禅师)师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日: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日: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翁翁行不得。(元)觉岸《释氏稽古略》卷三
六百七十八、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道本无体,因体而立名。道本无名,因名而得号。一《盘山宝积禅师》禅德,譬如掷剑挥空,莫论及之不及,斯乃空轮无迹,剑刃无亏。若能如是,心心无知。全心即佛,全佛即人。人佛无异,始为道矣。《盘山宝积禅师》
六百七十九、心如净明镜,鉴物未尝私。四十华严卷十二
六百八十、众生中有好人与坏人之分,有贵人与小人之分,什么人是贵人呢?我认为我们的父母是贵人、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是贵人、帮助我们的人是贵人、我们的上级是贵人。我们与贵人和好人相处的时候,就应该敬重他们,和他们以道义相交,坦诚信任。这样就可以结交更多的贵人和好人。事业有贵人和好人相助,自然就能官运亨通,生意兴隆,事业大成。
六百八十一、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发生冲突与抵触,道歉也是一种万用之术。你先开口道歉,这说明你已首先降低了自己的位势,而将对方视为上位,于情于理,对方当然不会对你变本加厉,气势更甚,他也会降下温来。而一旦双方冷静下来,事情就有解决的余地了。
六百八十二、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六百八十三、【善结人缘】
六百八十四、忏悔就有很奇妙的功效,下面我要来说明忏悔的境界:
六百八十五、若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自己要有信心,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也无须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现。
六百八十六、感情上的忏悔与修持上的忏悔
六百八十七、空空虚虚地念
六百八十八、不过,拜人为师者值得称道,而好为人师却不是一件可取之事。
六百八十九、以语言赞美做功德
六百九十、人生的五大要素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名号,五读书。就是说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是命格好,运势好,风水环境好,名号好,而且还要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有些人认为人的一切祸福都是命运的安排;有些人甚至误认为佛教是主张认命与宿命的。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特分四点说明:
六百九十一、吃眼前亏有时是为了换取其他利益,为了获得更多,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
六百九十二、僧问:如何是道?师日: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一《景福日余禅师》
六百九十三、智慧多闻者,非不觉诸受,若于苦乐受,分别谛明了,当知坚固事,凡夫有升降。于乐不染着,于苦不倾动,知受不受生,依于贪恚觉,断除斯等已,其心善解脱。《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9经
六百九十四、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莫逐有缘,莫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一三祖僧璨
六百九十五、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若人求祖,是人失祖。《宗教箴言录》
六百九十六、实实在在地念
六百九十七、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不,也不可随便说出来!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选择,因为作为终生之友是难上加难的,你今天的好朋友未必明天也是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六百九十八、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宗教箴言录》
六百九十九、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极胜亦流人二乘权曲境界,无由直趋菩提。《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七百、时势造英雄,最高温的火炉才能制造出最纯的黄金,最狂暴的风雨才有最明亮的闪电。海涛法师
七百零一、契理,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常人之礼。如果见到农夫,就说如何种植稻谷蔬菜;遇到商人,就谈论一套生意经营;谈话的对象是工匠,就说各种工巧技艺;这表示你说话能够契合众生的需要。
七百零二、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达摩大师血脉论》
七百零三、播撒慈悲的种子。
七百零四、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愧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佛遗教经》
七百零五、以如见到亲人投诉委屈的悲切感情来念佛,将我们内在真情实义的佛念出来,自然就是与阿弥陀佛相感应的功德。
七百零六、佛教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七百零七、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宗教箴言录》
七百零八、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般若第二》
七百零九、所有的功德之中,以心意祝福的功德最大。因为其他的功德都是有形、有相、有为的,也就是有限有穷的;而心意祝福都是无形、无相、无为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婆娑世界多堪忍,互相祝福多欢乐。一切有情众生能够相互祝福,在心意相互祝福下的世间,才会成为美好幸福的人间净土。
七百一十、舍得应是一种好的信念,也是一种功德。如果把握得好,就会因此而官运亨通,生意兴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事业大成。
七百一十一、分工合作才能团结
七百一十二、而那些只有一点小聪明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察言观色,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种人要是谈大道理,便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谈具体事,便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七百一十三、如的世界
七百一十四、有力量才能团结
七百一十五、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慧开《禅宗无门关》
七百一十六、悟到并奉行了现代人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念。
七百一十七、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心呢?
七百一十八、怎样才能和平处事,提供如下几点建议:
七百一十九、以心意祝福做功德
七百二十、此心经常浸润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他的情怀。(宋)冈波巴《宝鬘集》
七百二十一、【功德与福报】
七百二十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弗陀
禅语悟道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朋友圈说说控,朋友圈说说
朋友圈说说控 一、元旦,圆满结束一年,开始新的一年...亲人寄语简短,亲人寄语
亲人寄语简短 一、对攵亲去世表示诚痛哀悼,愿父亲一...献给党的一句祝福语,祝福党的一句话简短
献给党的一句祝福语,送给党的祝福语 一、○七一到,...对孩子说期望与鼓励的话大全,对孩子鼓励与期望的话
对孩子说期望与鼓励的话大全 一、忘掉失败,不过要牢...感动的个性签名,感动签名
感动的个性签名 一、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有特色的农业公司宣传广告词,农业广告
有特色的农业公司宣传广告词 一、#160 15、绿色颗乐植新...小学毕业家长寄语,小学毕业家长寄语
小学毕业家长寄语 一、让我们为小学生送上最美好的祝...特别高兴开心的句子,高兴的句子
特别高兴开心的句子 一、你我相拥倾听新年的钟声,犹...日落黄昏的唯美句子,日落黄昏的唯美句子
日落黄昏的唯美句子 适合看落日晚霞发朋友圈的说说短...秋天诗意文案短句,我为你走过
秋天诗意文案短句 一、秋天,正值一个丰收的季节,金...经典名言名句,名句
经典名言名句 一、现在的我不配喊累,因为我一无所有...发抖音能令人狂赞的说说句子大全,抖音能让人狂赞的说说
发抖音能令人狂赞的说说句子大全 一、我们不敢错过有...一切从头开始的语句,一切从头开始
一切从头开始的语句精选! 一、全世界都开始对我催婚...马的古诗词,关于马的诗句
马的古诗词 一、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登泰山时的诗句,登泰山
登泰山时的诗句 一、亦:也 二、唯叟一人)而已:罢了...个人签名经典语句,个人签名经典语句
个人签名经典语句 个人签名经典语句伤感 一、话再好听...女人心累压力大的短句,女人心累压力大的短句
女人心累压力大的短句 一、因为承受得还不够,所以才...好听稀少的游戏ID,游戏id
好听稀少的游戏ID 一、最近爷缺爱 二、季末不寂寞 三、...少女心爆炸的撩妹句子,少女心爆炸的撩妹句子
少女心爆炸的撩妹句子 坏坏撩人的情话 一、我发现你是...形容好吃的美食的句子,好吃的
形容好吃的美食的句子 一、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起笔名大全男生,起笔名
起笔名大全男生 一、﹏唯美\罂粟花 二、挺着啤酒肚的...表白情话文案,表白情话
表白情话文案 一、每次你看我的时候,我都在假装看风...描写雨天的句子,描写雨的句子
描写雨天的句子 一、描写雨天的句子12-19 二、老城的阴...草坪-草地告示牌标语,草坪标语
草坪-草地告示牌标语 一、为了校园的绿色,请爱护花草...早上好祝福句子,早上好的祝福语
早上好祝福句子 一、当你失眠的时候,就会打开视频看...早晨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早晨的句子发朋友圈
早晨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 一、你不要感到失望,生命中...让老婆感动流泪的句子,能把老婆感动哭的一段话
让老婆感动流泪的句子 一、也许你并不完美,但最起码...祝孩子茁壮成长的句子,祝孩子茁壮成长的句子
祝孩子茁壮成长的句子精选 一、祝愿你的孩子可以充满...送祝福爱心贺卡,爱心贺卡
送祝福爱心贺卡 一、我托空气为邮差,把我的热腾腾的...祝寿贺词330则,祝寿贺词
祝寿贺词330则 一、你用优美的年轮,编成一册散发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