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过华清宫绝句范例6篇,过华清宫绝句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4日

过华清宫绝句范例6篇

一、他的咏史诗,一般都有较强的思想内容,和他的《阿房宫赋》一样是为了让人们从中吸取历史教训,因而都能抓住最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加以生发,有的还能结合议论,点明主旨,具有较强的史论色彩。他的咏史绝句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他往往撷取史实的一两个典型情景,评论其得失,表示今昔之慨。诗人的爱憎有时直接道出,有时则通过形象自然地流露出来,总之,他能根据不同的人和事采用不同的写法,绝不雷同。

二、词中有六句使用比喻,如将郎和妾比为飘荡无迹的尘与絮,借春风比酒后脸上情态,用秋雨比喻泪珠等。姜夔《疏影》用五位女性来比喻梅花,把梅花人格化。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全诗通篇运用比喻,含蓄蕴藉,意味悠长。梁栋《野水孤舟》:“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诗人以雨后野水比喻国事不可收拾,以行路间断比喻困难重重,用济川不果喻抱负难以实现,用鸥鸟浮沉喻有志之士只能随波逐流。虽不言国势,其国势颓微已见其中。

三、借景传情中情景交融雅俗共赏。

四、(马球诗) 这个先生不中用,九经三史几曾通。自从到你书房内,字又不写书懒攻。日日要了束脩礼,我看他独言独语似魔疯。每日看着你家后门哭,他敢要你姐姐黑窟窿。

五、情景交融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景语即情语。用青木正儿的话来说就是:“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2]宁宗一在《元人杂剧研究概述》中也说过:“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3]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功能就是“言志”,或感物言志,或借景抒怀,情景交融便成为文人墨客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段。元杂剧被称之为“诗剧”,其中的唱词不仅文辞优美,声律和谐,而且还肩负着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情景交融也就成了杂剧作家可以选择的最好的表达方式。乔吉堪称运用这一方法的妙笔高手,在他的杂剧作品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例子随手就可以找出很多。如《金钱记》第二折被称为杂剧曲词传情达意的精品。

六、借喻。以此物来代彼物,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如:苏轼《念奴娇》中的“卷起千堆雪”、柳永《望海潮》中的“怒涛卷霜雪”,都是以“雪”形容白色浪花,?陆游《钗头凤》中的“满城春*宫墙柳”比喻作者与唐琬间的鸿沟;贺铸《鹧鸪天》中的“梧桐半死清霜后”,是用半死的梧桐,借比失偶的自己;崔国辅《怨词》(其一)“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借惜罗衣喻指惜人,罗衣与人本是不相同的两种事物,诗人借罗衣“秋来不堪著”,喻指宫女好景不长、朝不保夕的遭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词人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别具一格;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形象地写出了愁之长、深,并不断添加,没有尽头,可称为喻愁的名句;林逋《点绛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用无处不生的萋萋春草,比喻不可抑制、无时不增的离情;欧阳修《渔家傲》“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用“红菡苔”、“花底浪”比喻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无论风雨多大也无法阻拦,可谓别具一格。

七、第四,乔吉的文采并不排斥质朴自然,他将俗语俚语巧妙穿插在华丽的曲词之间,文白相称,相得益彰。比如 《金钱记》第一折[花] :“我见他簇双鸦,将眼梢儿斜抹,美滋滋可喜煞。”中的“可喜”就是宋元时期的俗语,意思为可爱。[醉中天]:“这搭儿恰便似阻隔着云山天一涯,则见他猛探身漾在车儿下。”中的“这搭儿”,还可写作“这打”、“这榻”等,意为这里。《扬州梦》第一折[鹊踏枝]:“蜂与蝶花间四友,呆打颏都歇在豆蔻枝头。”中的“呆打颏”意为呆呆地。[青歌儿]“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的“不争”为宋元时的习惯用语,是如果、若是之意。更有以俗语所作的诗作交织其间,如《金钱记》第二折王府尹的下场诗:“肯学之人如禾稻,不学之人如蒿草。懒学之人不足称,勤学之人国之宝。”自然恰当,贴近人物生活。在乔吉的杂剧中,这样的俗语俚词占有相当数量,它们与华美隽永的文辞化为一体,于文采中见质朴,构成了乔吉特有的语体风格。

八、参考书目:

九、比喻

一十、[油葫芦] 我则见翠拥红遮似锦绣榻,六宫人忙并杀,谁不知开元宫里好奢华。眼见得翠盘香冷《霓裳》罢,可又早红牙声歇在梧桐下。投至得华清宫初出池,花萼楼扶上马,则他那殢风流天宝君王驾,簇拥着个娇滴滴海棠花。

一十一、清帝召幸后妃

一十二、清入关前,盛京皇宫居住处较少,只有中宫清宁宫及关雎、麟趾、衍庆、永福四配宫,大政殿与崇政殿这两大殿并无床榻,故太宗皇太极或居中宫,或只能到某妃居处暖阁中过夜,并没有单独寝处以召某妃陪侍。但清移都北京后,情况大有改观,紫禁城内各楼堂殿阁多达九千余间,除后妃居住的东、西十二宫外,皇上也有居处,如富丽堂皇的乾清宫或养心殿。皇上新婚之后,皇后随侍皇上居三个月,一直要度过新婚燕尔之期,然后才在东、西六宫中择一居处。除皇后外,皇上要召某妃嫔侍寝,便在晚饭后看牌子,翻到某位,则由太监禀知,是夜便到皇帝寝宫承欢。皇后或妃嫔每次侍寝,有太监详细记录年月日,以作受胎的证据。每天晚餐之后,服侍的御前太监便会将写有妃嫔名字的绿头签放在一个银盘中,然后跪在地上高举银盘,听候皇上吩咐。如果皇上无意找妃嫔过夜,则只须简单地说一句“退下”;如果皇上看中哪位妃嫔,便会伸手将她的绿头签翻过来。御前太监退下后,把绿头签转交给当差听事的太监。他们的任务是先通知皇上选中的妃嫔,让她洗漱准备,然后用特制的羽衣将她的身子裹住,背到皇上的寝宫。皇上与妃嫔就寝后,太监要守候在寝宫的外面。若超过了既定的时间,太监就会在外面高呼“时间到了”!如果得不到皇上的回声,太监会再次高声呼叫。如此反复三遍,皇上必须回答,而且侍寝的妃嫔一定得送回。与此同时,随侍的记档太监要问明皇帝,是否允许陪他过夜的妃嫔生孩子。如果皇上说“留住”,那么记档太监就会详细地记录年月日,以便作为日后受胎的证据;如果皇帝表示不要,则会对该妃嫔立即施行避孕措施。

一十三、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一十四、即便是剧中的次要人物,乔吉依旧安排他们各说自话,个性鲜明。比如《两世姻缘》中的鸨母嫌贫爱富,巧言令色:“知道的便说你没志气,不知道的还说俺家误了你的前程。”《金钱记》中韩飞卿的学馆弟子嘲笑老师的顺口溜则极具少年的浅薄顽劣:

一十五、任讷先生在他的《曲谐》中评此曲:“意境之妙,飞跃毫端,只此一曲文字,不独于本剧为精彩绝伦,并为元词中放一异彩也。”[4]曲中先以双飞燕、并蒂莲写韩飞卿的爱情理想,再以四个小短句抒发见不到心上人的忧愁哀怨,“只愿得”两句用花开、月圆、山逢、石穿表达人物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由此主人公畅想出了二人结成姻缘后的生活图景,自然地也就引发了最后对眼前不得相见的惆怅幽怨。整首曲子借助各种意象的组合,生动细腻地表现了韩飞卿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世界,眼前的实景与“干赚的”“空着我”这样随口而出的口语情话自然相间,可谓字字传情,句句达意。

一十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一十七、宁宗一《元人杂剧概述》,[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

一十八、杜牧原有恩济苍生的大志,他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盛唐洽世,他希望国家能安定统一,他反对藩镇拥兵作乱,反对吐番、回纥入侵,反对统治阶级的苟且偷安,为此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他的《阿房宫赋》用赋体形式对秦亡的历史教训做了深刻总结,并提醒人们要牢牢吸取这一前车之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显然是对当时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提出当头棒喝。同时杜牧尤喜论兵,有《战论》、《守论》等篇,并为《孙子》作注。但是,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给他带来深沉的苦闷,他晚年离别长安赴池州任刺史时曾说“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深刻地揭示了他将要到遥远的地方去任职之前登上乐游原,凭吊唐太宗陵墓时,向往贞观之治而又无法实现时的苦闷心情。又因为他出身于世家大族,久经宦海浮沉,所以也有借酒浇愁放浪形骇,纵情声色的一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是说自己一事无成,只在歌妓生活的青楼之中留下一个薄情负心的名声,这话虽为自我解嘲,但也不难看出这正是他放纵沉沦的写照。

一十九、《齐宫词》虽名“齐宫词”,却兼咏齐、梁二朝,沉湎酒色,穷奢极欲而亡国。前两句写南齐王国。齐废帝宠潘妃,修永寿宫,凿金为莲花贴放于地,让潘妃行走其上,曰“步步生莲花”,纵情享乐,荒淫昏聩。后两句写梁台歌管。以“九子铃”来串联齐梁两代的王朝命运,“九子铃”不仅是齐废帝荒淫生活的见证,也是其亡国殒身的见证,更是梁朝不祥的预征和荒淫依旧的警醒。“九子铃”成为了亡国败君相继的最佳契合点,“荆棘铜驼,妙从热闹中写出”(清姚培谦虚《李义山诗集笺注》),可叹梁台新主重蹈历史覆辙、无视历史教训,真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慨叹南朝软弱,有《南朝》:

二十、[滚绣球] 日高也花影重,风香时酒力涌,顺毛儿扑撒上翠鸾丹凤,恣情的受用足玉暖香融。酒更压着琉璃锺琥珀醲,这楼正值着黄鹤仙白兔翁。这酒更胜似酿葡萄紫驼银瓮,这楼快活杀傲人间湖海元龙。这酒却便似泻金茎中玉露擎仙掌,这楼恰似便似看翠盘内霓裳到月宫。高卷起彩绣帘栊。

二十一、如果说这首写景绝句命意十分隐蔽,那么《泊秦淮》这首写景绝句的命意就十分明显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十二、重叠

二十三、茶宴的另一个内容当然是饮茶了。但是,这种茶并不是“清香醇厚”的香茗,而是用梅花、佛手、松子仁加雪水烹制的“三清茶”。乾隆十一年(1746年)御制“三清茶诗”的副标题是“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在这首诗中,乾隆皇帝咏道: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足铛,沃之承筐雪。”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三清茶联句中御制诗句为:“高节为邻德表贞,喉齿香生嚼松实。心神春满泛梅英,拈花总在兜罗手。”寥寥数语,把三清茶的色、香、味及其含义和盘托出。梅花素有“香雪”之称,在严冬之时绽放,傲雪凌霜,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寓意深远。佛手产自南方,花和叶都可以入药,有理气、和胃的功效,佛手干清香异常。松仁是高油脂作物,与核桃、花生等硬壳果实一样,有补益健脑、黑发润肤等功效,尤其东北所产的松子,颗粒饱满,营养价值更高。另外,用雪水烹茶更能使茶味清香。古人称雪水为“天泉”,由于雪花尚未落地就被收起,雪水中没有溶解土壤中的各种无机盐类,所以雪水所含的杂质较少,水质较软,用以泡茶,汤色清亮。

二十四、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二十五、乔吉的文采,在杂剧中最明显地表现在曲词的华丽浓艳上,而且随处可见。这种华丽浓艳,首先表现在工于修辞的娴熟技巧上。比如《扬州梦》第二折

二十六、余陛云.诗境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二十七、杜牧既有政治才干,又懂兵法,只是因为晚唐主昏政乱,致使他徒具“相才”(《唐诗谈丛》)而未能大用,只能把满怀抱负和一腔愁绪倾注于文学作品之中。他在文学创作中是个多面手,“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唯韩、柳、小杜三家。”(《北江诗话》卷二)他与韩愈、柳宗元一样,既善赋诗,又工为文。不仅如此,杜牧还精于绘画书法,曾临摩过顾恺之的维摩像,米芾称赞其画“精彩照人”;其《张好好诗》行书真迹流传至今,后人认为“深得六朝人气韵”(《渔洋诗话》引董其昌语)。

二十八、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二十九、“最早的所谓兴,是借一物来引起他物,像借关雎来引起淑女,诗里先写关雎后写淑女,两者都写。”(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后兴的意义扩大,比和兴开始混淆,故称比兴,但其“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特点没有变。鄆炎《见志诗》(其二)“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灵芝”生在河流的洲渚之中,常受洪波冲击,诗人以此寄寓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无名氏《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兴起”的手法,表示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以此笼罩全篇气氛。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萁”(豆茎)晒干后用作柴火来煮与自己同根生的豆子,诉说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泻水于地起兴,以水流方向的不一,来说明人生穷达的各殊,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揭示出深刻的哲理。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枝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前二句以生长缓慢的枣树起兴,隐喻姑娘年复一年没有出嫁,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李益《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前二句用斑竹和鹧鸪起兴,斑竹也称“湘妃竹”,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因舜南巡而死,泪下沾竹,诗人以此表达思妇思念情郎的愁绪;鹧鸪常相对而啼“行不得也哥哥”,触动了思妇的愁怀。刘禹锡《竹枝词》(其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人借红花易衰表示对男方是否易变心的担优,用“水流无限”表示自己由上句而产生的烦忧无法摆脱。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全词运用比兴,表爱国情思。词人借眼前景“清江水”、“无数山”,将家国之悲、今昔之感托景而出,极为深沉顿挫。

三十、《题魏文贞》曰:“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三十一、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十二、时序顺流,今昔对比,只是时段被局限在个体存在的片段之中,有所单调;而古今对比,则被放大延伸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视野更恢弘,时段更悠远深长,诗人对时序的两极(古与今)的感知与评价也更加复杂。最精妙者为李商隐的咏史七绝,叶燮在《原诗》说李商隐七绝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特质,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评论李商隐七绝“以议论驱驾,而神韵不乏”,用意深婉却也令人荡气回肠。诚如宋荦在《漫堂说诗》所云:“诗至唐人七绝,尽善尽美。自帝王、公卿、名流、方外以及妇人女子,佳作累累。取而讽之,往往令人情移,回环含咀,不能自已。此真《风》《雅》之遗响也。”李商隐咏史七绝的指刺意味浓烈,不失风雅之致。于楚汉故事、六朝韵事和隋唐旧事,皆抑扬有加,无不精绝。李商隐咏史七绝,借古讽今,以楚汉事、六朝事和隋唐事为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寄寓了深沉的时政感慨,有着广阔的表现容量。

三十三、单对叠字,用以表示重复、连续。如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的“去去”,表示走了又走;姜夔《扬州慢》中“年年知为谁生”的“年年”,表示连续多年。用以形容事物、情理: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悠悠”,形容笛声之悠扬;柳永《雨霖铃》中“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沉沉”、辛弃疾《摸鱼儿》中“脉脉此情谁诉”的“脉脉”等都是叠字的运用。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霏霏点点迪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词中句句用叠字开头,用得贴切自然,毫不生硬,并产生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不仅很好地表现了内容,还使声调谐婉。

三十四、双关

三十五、全诗只有第一句是着意写景,寒水和岸沙被烟雾和月光笼罩着,这不但是秦淮河景色的真实写照,而且还透露出作者的惆怅心情,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也是眼前之景,但作者将它放在诗中,显然为了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听到这些歌女仍在麻木不仁地吟唱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曲“玉树后庭花”不禁感慨万分,他的矛头显然是指向那些醉生梦死,贪欢买唱不顾国家命运的当权者,借景抒情的倾向十分明显的。

三十六、“北湖南埭”之水为背景,衬托孤悬的降旗,旷远的空间展示的是苍凉的南朝历史,寄托在者深沉的感慨,“一片降旗”,囊括了六朝三百年屈辱的历史。

三十七、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三十八、夸张是诗歌的重要因素。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但艺术是从生活中高度概括而来,所以更能表达事物的本质。李延年《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对佳人的美好作了极度的夸张。潘阆《酒泉子》“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成功运用夸张,突出了潮水的声势和弄潮儿英勇善水的气概。一些被夸张的事物看似不可信,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如李益《宫怨》“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字面上好像讲宫漏接了大海,怎么也滴不完,夜长无期。这当然不可能,但却更真实地表现了愁人知夜长的深切愁苦。陆龟蒙《新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鹃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写官家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渤海边上出现了一片沙荒地,但官家却比海鸥更早发现这片新荒地,打起榨取赋税的算盘。虽极度夸张,却又合情合理。

三十九、两对以上的叠字,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或者表示强调、连续等。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秦观《鹊桥仙》中的“又岂在朝朝暮暮”都是属于叠字的妙用。

四十、文采飞扬间俗语俚语巧妙穿插。

四十一、李商隐以吴王沉迷酒色为题,将“满宫醉”的喧闹、疯狂和“水漂花”的悄然、消逝进行衬托,含义深长。“暮水漂花出城”,以流水漂花化静为动,随时间推移来推演吴国国势如落花流水结局,实堪隽永,此绝句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所说:“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正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嫦娥常孤寂,如《嫦娥》:

四十二、其次,乔吉的文采还得益于他工于用典的独到手法。乔吉的杂剧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或古人作品言论,或成语俚语,借助于这些典故来抒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使得语言更加含蓄,表意更为深远。比如《扬州梦》第二折:

四十三、宋代严有翼在《艺苑雌黄》中曾说过:“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1]由此不难看出乔吉在用典上的功力已然炉火纯青。

四十四、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四十五、大者坐落在小者的某一方位上。如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北斗柄高天渐转”,似整个天空围绕北斗转,北斗为轴心不动。有以大托小和以小衬大一起使用。如张耒《和周廉彦》“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新月”、“飞鸟”、“落霞”、“夕阳”互相衬托,构成美妙的晚景。

四十六、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四十七、第一首叹刘项同时崛而成败异趋,乃庸碌乏远谋所致,暗刺晚唐君主无为。第二首刺汉武帝一心求仙而无意求贤的思想和行径,寓揶揄嘲弄于轻描淡写之中。“相如渴”却“不赐金茎露一杯”,汉武帝痴心妄想成仙,只祈求自己长生而全然不顾惜人才的死活,迷信与昏庸,何似唐帝。第三首讽汉文帝不任贤才、不顾民生的心态,寓慨于讽。“贾生才”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亦崇尚求仙,不会重视人才,问对,只不过装样子罢了,讽文帝实刺唐帝,惜贾生暗生自怜。求仙非求贤,汉唐的愚妄是一致的,可叹“长生不可求,神仙不可遇”,还有《瑶池》:

四十八、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四十九、再如《两世姻缘》第三折:

五十、[混江龙] 博得个名扬天下,才能勾宴琼林饮御酒插宫花。恰便是珷玞石待价,斗筲器矜夸。现如今洞庭湖撑翻了范蠡船,东陵门锄荒了邵平瓜。想当日楚屈原假惺惺醉倒步兵厨,晋谢安黑喽喽盹睡在葫芦架。

五十一、人物语言个性鲜明,雅言俗语贴切自然。

五十二、参考文献

五十三、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五十四、李商隐以嫦娥幽居寂处、永夜无寐为题,将嫦娥“悔偷灵药”的情绪蔓延得无边无际。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寞处道观的女冠,清高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相隔,却在高洁而孤寂这点上灵犀暗通,悔恨交织,无法消释。

五十五、重沓与重叠交替出现,造成一种回环优美的句式。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其中“黄鹤”、“去”皆为重沓,“悠悠”重叠,但读者不仅不感到重复,反而感到巧妙。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鹈鹧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相问”重沓,“霏霏”重叠,将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曲折而又详尽。

五十六、杜牧的写景绝句中更多的是寓有感慨,蕴藉有思致,耐人寻味。

五十七、如著名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五十八、以景衬情。有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绝句漫兴》(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虽然周围景色是美丽的,但诗人心情却是优愁的,因此望江中春*是“无赖”,见花开是“造次”,听莺语嫌“丁宁”。杜甫《绝句》(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二句状写了江、山、花、鸟四景,景象清新,极写春光融洽,是为了反衬下面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厚和愁苦。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不写梁园颓败来表心中沉痛,而是诉说无知花树依然开出当年繁花,春*不减当年,更可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吊古伤今之情。孟云卿《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前一句写江南美景,后一句状心中悲苦,在悲苦的处境中面对繁华似锦的春天,悲感其哀。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用春天盛开的红花反衬白发宫女的凄寂心境,突出了宫女被禁幽的哀怨。李商隐《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诗人以春天的绚丽,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使其隐痛更加难以去怀。王诜《蝶恋花》:“小雨初晴迴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

五十九、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六十、当然,对于乔吉语言的评价也有不同的声音。李真瑜的《重评乔吉杂剧》一文就说到:“他的杂剧艺术上虽有一定成就,但终乏前辈文采派作品的风骨,特别是曲词在语隽词美之外有过于艳丽的一面。”[5]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的。

六十一、三为《贾生》:

六十二、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六十三、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M],中国戏曲出版社,1985年重印本.

六十四、诗写黄州秋天傍晚所见之景。一二两句描绘黄昏落日时分的特有景象:在溪桥上所见落日只有“两竿”高,将要贴近地面了。人们习惯说“日上三竿”,这里却移用来形容落日,化为“两竿落日”,出语脱俗惊人。再看在轻烟似的雾气中溪岸的柳树,模糊隐约,成为“柳影”。人说“一缕轻烟”,诗人偏说“半缕轻烟”,越发形容那水雾的轻袅若浮,若断若续。这两句对偶极工,用语极巧。就在这迷茫朦胧的秋天傍晚,蓦地吹来一阵西风,那在水中早已感受到了秋寒威胁的绿荷只得以背相对了。诗人赋予绿荷以人的感情,所写既有姿态,又有爱憎。“相倚恨”状荷叶之茂密,用互相倚偎来抵抗秋天带来的寒意,表现出它们对秋风的憎恨。而当西风肆虐,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绿荷时,它们便“回首背西风”,这是风翻绿荷之状,又表现了绿荷不畏强暴的姿态。写的是绿荷,我们却分明看到了诗人的形象。诗人曾自诉“吊庆参请,亦多废阙”,“俯仰进趋,随意所在,希时徇势,不能逐人”,“自顾自念,守道不病,独处思省,亦不自悔”(《上李中丞书》),诗人不肯趋炎附势的自白也就是背对西风的绿荷的最好注脚。这类写景抒情寓慨融为一炉的绝句含而不露,意境绵邈,有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六十五、明喻。明显地以彼物比此物,在彼物与此物之间多用喻词连接。明喻虽说较显露,但也不乏奇警、新鲜、形象之句。如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人比黄花瘦”,用黄花高雅细弱的特点,形象地展示了人的状态和神情;秦观《鹊桥仙》中的“柔情似水”,用悠长的流水,写出了两人的情意深长;李商隐《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以流水比君王的恩宠,流水是流动不定的,君王的恩宠也是变化不定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西湖之美,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来。

六十六、任讷《曲谐》,见谭正壁《元曲六大家略转》,[C],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六十七、画面上有“菱”和“浮萍”编织成的“绿锦”,又有鸳鸯身披的“红衣”,色彩是多么绚烂;菱叶“透”浮萍,夏莺“弄”蔷薇,鸳鸯“浴”红衣,动作是多么鲜明;“尽日无人”,环境又是多么清幽。诗人赞赏夏日生趣图的形象油然而生。

六十八、精警

六十九、有的诗词是通篇作比,其中或明喻为主,或暗喻为主,或交叉使用。如郭璞《游仙诗》(其五):“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前八句句句运用比喻:一、二句用善飞者和善行者欲飞欲行,比喻有才能的人希望施展其才;三、四句用重浪才能使大鱼游动,比喻客观环境对有才能的人施展才华的重要;五、六句用圭璋、明月需人赏识,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无人赏识,则如明珠暗投;七、八句用植物成长与时机关系,比喻机遇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最后两句抒发生不逢时的感叹。陶渊明《饮酒》(其四),也是通篇运用比喻手法,以鸟的失群离所而托身孤松,比喻自己因误落尘网而归隐田园。姚宽《生查子》“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七十、这里描写的是韩翃看到的九龙池边的初春景象。“俺则见”引领了三组对偶句,渲染了一幅车马相随,人声鼎沸的倾城春游图景,且三组句子都以“落花”作结,用三个传神的动词“碾”、“袅”、“扬”点活了落英缤纷的季节物语。尤其是叠字的使用,充分调动了受众的听觉(“各剌剌”、“扑腾腾”、“笑呷呷”)、视觉(“宽绰绰”)、嗅觉(“香馥馥”)及感觉(“虚飘飘”)器官,如若身临其境。同时,丰富的叠字使得语词优美,极好地体现了乔吉文采绮丽的特点。

七十一、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人物个性的鲜明特点,源于乔吉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和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当然更得益于他驾轻御熟的语言功力。

七十二、[醉太平] 又不是痴呆懵懂,不辨个南北西东。恰才个彩云飞下广寒宫,醉蟠桃会中。一壁厢花间四友争陪奉,胜似那蓬莱八洞相随从。只落得华胥一枕梦初浓,都是这风流醉翁。

七十三、即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含义深刻、丰富的情理,使人读后感到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例如有工整对偶的警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有意境深远的警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有将物理和人事等量齐观的警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有寄希望于想象的警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有充满深刻哲理的警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有比喻极为新鲜、形象的警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有愿望与现实相违的警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有化用典故的警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警句常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被广泛引用。

七十四、暗喻。以此物暗比彼物,明说此,意在彼,但二者间在某方面有相通之处。在李清照《醉花阴》中,作者明写黄花的堆积、僬悴、无人堪摘,暗比自己落魄、憔悴、无人理睬。在辛弃疾的《水龙吟》中,作者明写登临之处已“落日楼头”,暗比南宋局势已日薄西山。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用经过“沧海”、“巫山”后对别处的水和云难以看上眼,暗喻夫妻之间感情之深,犹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不可能再对其他女子看上眼。冯延已《采桑子》“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用双飞舞的蝴蝶和燕子,暗喻对对情侣;其《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以“行云”暗喻行踪飘荡的浪子。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用片片碎金比喻林中斑驳月光,用积雪崩落比喻江中白浪,生动形象。

七十五、抒情写景诗。

七十六、这段曲词里所用典故皆为历史故事,是韦皋求亲不成与张延赏拔剑相持之时,玉箫冒死相劝的唱词。“田文”即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他以好客著称。玉箫在此用“舞剑的田文”戏称其义父张延赏,意寓既然好客宴请故交,就不要失了初衷。“绝缨会”典出汉代韩缨的《韩诗外传》卷七,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也有记载。讲的是楚庄王大宴群臣,殿上烛光突然被大风吹灭,这时有人趁黑暗牵王妃的衣袖,王妃扯下这个人冠上的缨,要庄王查办,庄王不肯追究,便让群臣全扯下自己的冠缨,而后点烛。后庄王遇难,正是得到这个绝缨将军的相救。玉箫借此劝义父适可而止,留有后路。

七十七、这首曲子则是巧妙化用白居易诗作《长恨歌》为典,表现韩翃未见柳眉儿之前看到的九龙池畔的热闹景色。《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乐舞,原名《婆罗门曲》,后经唐玄宗润色并加配歌词,改用此名。“梧桐”典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元代白朴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的杂剧,是据正史及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传说故事敷衍而成。“华清宫初出池”是说杨贵妃初入宫时,唐玄宗赐浴华清池,浴后光彩焕发,深得玄宗所宠爱的故事。“花萼楼”是唐玄宗兴庆宫中的一座楼,元代无名氏有[双调·水仙子]小令“花萼楼前停骖缓辔行”,即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宫中骑马游赏事。不露痕迹地化前人诗作为典,可以使表意委婉含蓄,意蕴丰富,曲尽而意绵。

七十八、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生于803年,死于853年,二十六岁中进士,先在江西、淮南等节度使手下为幕僚,十年后内迁为京官,又受人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后又一度内调,官终中书舍人。

七十九、有以“哀景写哀情”,如李商隐《代赠》(其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用“楼上黄昏”、“如钩残月”、“蕉心不展”等所见凄伤之物,反衬出诗中女主人公因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落花”、“微雨”等凄清的景物反衬愁人黯然神伤,用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

八十、《北齐二首》:

八十一、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八十二、这是一首讽刺唐玄宗奢侈腐化的咏史诗。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建立了华清宫,杨贵妃爱吃鲜荔枝,玄宗为了讨她的欢心,就命令从四川等地乘快马日夜兼程为她送荔枝,很多人与马跑死在路上。这首咏史讽刺诗抓住了这一典型事例,又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画面,人们远远望去,只见骊山顶上花团锦簇般的宫殿一道道大门突然依次地打开了,人们那里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只有贵妃在山顶上望着山下一匹卷起红尘的飞马破颜一笑,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喜欢吃的鲜荔枝送来了。这首诗以小见大,通过送鲜荔枝这一小事,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不恤民情,只图一己享乐的腐败政治与靡烂生活,这正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内在原因。在艺术手法上,此诗又极为含蓄,它并未加任何评论,也没对转运者疲于道路,死尸枕藉的悲惨场面做任何描写,他单单拈出“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一特写镜头来,让人们在滚滚尘烟和破颜一笑这含蓄的对比中,生发广泛而深刻地联想。该诗不着一字议论,就把他穷奢极侈滥用民力的昏庸荒淫揭露无余,这“妃子笑”的后面含有多少人民的血与泪!又如《汴河怀古》,诗人途经汴河,想起曾经在此动用几万艘以锦为缆的大船游幸扬州,以及更早的西汉大造宫室的梁孝王,他们当年不可一时,如今岂不是烟消云散了吗?

八十三、乘兴南游不,九重谁省谏书函?

八十四、朝韵事。千载芳名留胜迹,六朝韵事著西泠,六朝为诗人留下了许多话题;“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六朝亦为诗人提供了寄托情感。讽刺南齐和北齐亡国,皆因荒淫,由宠幸后妃所致。有《齐宫词》:

八十五、见微知著,杜牧通过一件小事却反映了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一滴水映现出大千世界,融写景、怀古、论政为一炉,给读者以极深刻的印象。

八十六、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八十七、唐太宗采纳魏征的意见减轻赋税,达到“天下大治”,因而感叹说:“此征劝我行仁义”,“惜不令封德彝见之”(《新唐书.魏征传》)。杜牧就此事写诗,以生在夏天的蟪蛄(蝉类)哪知冬天的霜雪为喻,说明贤哲不被俗士所知,可惜当时反对魏征的封德彝死得太早,不曾见到贞观年间的太平景象。诗人赞美贞观之治,显然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八十八、他不但能写出眼前的优美景色,往往还能即景生情、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诗人的写景绝句,大都画面鲜活,情意浓深。有如技术高超的摄影能手,以鲜明的形象表现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

八十九、沈祖.唐人七绝诗浅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九十、关键词:乔吉 杂剧语言 文采飞扬 自然朴质 雅俗共赏

九十一、李商隐还对远古人事亦有歌咏,主要有吴王轶事和嫦娥情事。吴王好酒色,如《吴宫》:

九十二、隋唐旧事。稍前史时,虽当时轰轰烈烈,李商隐却能透过热闹看本质,敢于谴责和指刺,辣味足而韵味长。于隋炀帝的“龙舟游玩臭事”和唐明皇的“父夺子妻丑事”的揭露,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讽“龙舟游玩臭事”,有《隋宫》:

九十三、再如《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九十四、咏史诗。

九十五、反面衬托。用凄苦写快乐,用美好写悲哀。在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中,作者以“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以边界不平常的平静来反衬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人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前六句写纨扇之光彩旖旎,后四句写恐扇之衰,由前面之盛反衬后面之衰,表现出一种难以摆脱的怨情。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用“花鸟”反衬“边愁”,因为当时诗人正在流放赴边疆途中,鸟语花香只能更加引起他远去边疆的哀愁。

九十六、《山行》这首诗写山行所见之景。首句说:“远上寒山石径斜”。“远上”见出山路的高远。“寒山”暗点秋光,为下文枫叶红作铺垫。“石径”是人工铺治的栈道,为下文的“人家”伏笔。次句说:“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生处正是山之深处,几户人家便生活在那云遮雾掩的僻静地方。这对一个在官场中不甚得意的人来说,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诗以“斜径”、“人家”作为淡淡出现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错落有致,远近配合,浓淡相间。然而更为迷人的还在后面。第二句的“生”字特别传神,仿佛让人看到白云在冉冉升起浮动。有的本子又作“深”字,把动词换成形容词,顿使全诗黯然失色,因为“深”字只不过写出了白云的浓密幽深,却难以描绘出白云的动态,更不能唤起人们的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日枫林,红叶覆山,又恰在晚霞辉映之下,更增一层红润的光泽,所以赛过二月鲜艳的“红花”,引得诗人停车驻足把玩。诗人所写的秋景与春色具有同样的魅力,把经霜枫叶与二月春花巧妙地连在一起,唤起了人们对春光的丰富联想。这首诗写秋景不仅没有衰飒之气,而且是一片红火热烈景象,这也正体现着杜牧诗风的“俊朗”、清快流转。“坐”是因为的意思,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一说“坐”为坐赏,“晚”指观赏之久而至晚暮。这首诗虽然只是即景写景,没有什么更深的寄托,但它写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是对秋光的一种赞美,通过赞美深秋红叶,表现了诗人高洁兀傲,不同凡俗的情怀。

九十七、又如《金钱记》第一折:

九十八、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绝句不但占有相当数量,而且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欣赏。清人吴乔说:“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余不能。”(《围炉诗话》)杜牧的五七言古风和七律多叙事述怀之作,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如《感怀》长诗,谴责朝廷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同情人民所受的苦难,自抒报国胸怀,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是,杜牧的七言绝句最为人所称道,他的绝句反映面较广,有表现人民疾苦的如《题村舍》;有抒写怀才不遇的如《赠渔父》;有讽刺帝王淫奢生活的如《宫人塚》;有向往自由和爱情的如《秋夕》等。

九十九、项羽兵败垓下而悲壮自刎,历来赢得人们的同情,可是杜牧却翻出新意,认为胜败为兵家常事,能在失败中崛起才称得上英雄好汉。

一百、这是韩飞卿上场时交代自己日前状况的唱词。“恰便是”二句是正用典,是对某些并无才学而又自命不凡、沽名钓誉之徒的讽刺。珷玞石即似玉的石头,用以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才实学的人。斗筲器比喻气量狭小、不堪大用之人。《论语·子路》中有“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而“范蠡船”和“邵平瓜”就属反用典了,“范蠡船”典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本是说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为全身自保,远离祸患,毅然辞官,乘舟泛海而去。这里是反用其意,说明飞卿自己有范蠡之才,正等待着朝廷的任用;“邵平瓜”典出《史记·萧相国世家》,讲的是秦国的东陵侯邵平在秦亡后沦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维持生计,因其瓜美,世人谓之“东陵瓜”或“邵平瓜”,一般多用来表现时移世迁,贵贱无常。在曲中也属反用其意,飞卿意为自己现在虽然还是一介布衣,但不久就会拜官授职似个“东陵侯”。“屈原”和“谢安”句则属正面用典。

一百零一、诗人从沙滩上偶尔捡到折戟,磨洗一番,认出原来是经过六百余年风浪冲击剥蚀的赤壁大战的遗物。一二两句平平淡淡,似无深意,第三句却从反面设想,周瑜破曹是靠东风烧曹军而取胜的,假定没有东风之便,周瑜打了败仗将会有什么结局?真是问得出奇教人意外。第四句答得意味深长,出现在曹操住的铜雀台上的将是大乔和小乔,启人遐想——二乔不是普通美女,一个是孙策夫人,一个是主帅妻子,她们的命运与孙吴的存亡息息相关,胜则安享富贵,败则沦为奴婢。那二乔将被掳掠到铜雀台上供曹操享乐了。这首诗精彩之处不在前两句,恰在三四句的议论,不仅是论史,而且表现诗人自负不平之气。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是借东风之势用火攻。三四句强调了东风的作用,自然对巧用天时的周瑜有肯定之意。但这肯定是用假设一种相反的情况来表现的,意蕴就不是单一的肯定了。其中还含有“赤壁的腮利是适逢天缘,周瑜的才能不过如此而已”的意思。诗人反面落笔,含蓄有致,通过富于戏剧色彩的想象,把赤壁大战关系吴国命运的重要性表现了出来。如果不是作此衬托,而是正面叙述描绘,真不知还有什么诗的味道。杜牧好议政论兵,颇有抱负,但却无从施展,也流露出一些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这首《赤壁》堪称咏史诗的杰作。

一百零二、互相衬托。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以“直”之空阔反衬“圆”之苍茫,再以“圆”之苍茫反衬“直”之空阔,两相互衬,相得益彰。在互相衬托中,有以大托小,将大者作为小者的背景。如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小者“孤帆”为局部,衬托在天边大背景上;黄庭坚《达观台诗》“不知眼界阔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以小者“白鸟”为局部,衬托在“青天”大背景上。有以小衬大,将

一百零三、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一百零四、关键词:李商隐 咏史七绝 楚汉故事 六朝韵事 隋唐旧事

一百零五、所谓点染,即借用画家手法,先点明中心物象后,再从各个方面进行渲染。如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晴碧”句为点,指明春草之广阔,“千里”两句为染,前句从广阔的空间加以渲染,后句从时间上加以渲染,都是极言春草之无根、之丰盛。陆游《初发夷陵》:“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先总写船过三峡时惊心动魄的情景,再从江面的壮阔、江面的奇景等方面进行渲染,展示了一幅长江图。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词人先点出“风景异”,再从雁无留意、四面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羌管悠悠等方面渲染其“异”。柳永《雨霖铃》被认为是“点染”的成功范例。上片“念去去”先点明这次分别是去而又去,远而又远,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样景物来渲染。下片“伤离别”是点,下面“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渲染出一种凄清意境。柳永《望海潮》上片先点出“钱塘自古繁华”,再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等进行渲染。

一百零六、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一百零七、强烈地批判,辛辣地讽刺,举梁朝事以概南朝,皆不图进取,苟安享乐,自持天险,终致亡国。以及《咏史》:

一百零八、再如《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一百零九、刘学锴 余恕诚.李商隐[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一百一十、杜牧的绝句,无论是借景写情,还是吊古抒怀,其风格都可用“清新俊逸”来概括。写景和咏史这两类绝句,诗人都写得十分出色,工巧精致,风格俊爽,文笔流转,词彩清新,蕴藉有味;在语言运用上尤见工力,清新流畅,自然凝练,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些诗表现了他才气的俊逸,思致的活泼。当然,诗人也有消极颓废之作,反映他郁闷失意,流连酒色的生活情调。

一百一十一、第三,乔吉杂剧的文采还表现在他善于使用叠字。乔吉杂剧中的叠字,有的是为追求声律和谐,有的是为营造场景气氛,有的是为刻画人物的心理,有的是为抒发感情的需要。比如《金钱记》第一折:

一百一十二、点染

一百一十三、宋.严有翼《艺苑雌黄》,[M],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

一百一十四、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一百一十五、烘云托月。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写陆地,以星光遥挂如垂来烘托,愈显出平野的茫无际涯;一写江水,用月光似奔涌倾泻来烘托,愈显出大江的浩瀚渺茫。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用“尽”、“迥”、“开”的渺茫辽阔的景色,旁敲侧击地衬托出楼高,虽没有直接写楼高,但楼高已自见。辛弃疾《青玉案》突出运用衬托手法,前面极力铺张描写元宵之夜的灯火华丽辉煌,各种各式的华灯争奇斗艳,达官贵人和美女也尽可能讲究排场,装饰华丽地去赶热闹。但这些都是为了反衬下文描写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一百一十六、《楚吟》:

一百一十七、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一百一十八、这首曲子是杜牧梦中与张好好相见前的唱词,大量使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极尽能地表现了前晚中酒未醒的杜牧,登临翠云楼见美人而不得,飘忽中遣怀饮酒的逍遥与怅然。“日高”与“风香”两句相对,形象地描摹出了杜牧醉酒未醒的情状:看花成了重影,行动酒劲上涌。“顺毛”两句则以翠鸾丹凤、玉暖香融细描酒精迷醉的恍惚。以下的“这楼”和“这酒”两两一组构成工整的对偶句,且稳中有变,文辞华美,写活了主人公酒醉情迷的虚幻与闷倦。又以“胜似”、“便似”、“恰似”的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登高畅饮的快意。

一百一十九、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一百二十、乔吉杂剧的人物语言个性化非常鲜明,故研究者常用“因人设词,切合声口”来概括。这说明乔吉在语言设计上十分注重切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透过个性化的语言来来塑造人物形象是乔吉杂剧的一大特色。

一百二十一、[络丝娘] 不争你舞剑的田文意差,恼的个绝缨会将军怒发。那里有娶媳妇当筵厮喑哑,也合倩个官媒打话。

一百二十二、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全词极写清明前后的鸟语花香,用春光明媚反衬词人的愁怨。李彭《春日怀秦髯》:“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前半部分极写春*美好,以反衬诗人的极度苦闷心情。

一百二十三、诗人也借咏史以寄托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一百二十四、二为《汉宫词》:

一百二十五、巧笑知堪敌万敌,倾城最在著戎衣。

一百二十六、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一百二十七、楚汉故事。楚汉争雄英雄在,传奇故事人物秀,有咏汉帝(武帝和文帝)二首和吟楚国(楚灵王和宋玉)二首。吟楚国事二首为《梦泽》:

一百二十八、拟人

一百二十九、如《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一百三十、乘运应需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一百三十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百三十二、《两世姻缘》里的韦皋虽也是博学多才,未得功名鸨母巧言相逐之时,他自知不能久住,于是便言:“男子汉也有个立身扬名时节,既是皇榜招贤,我索性走一遭去,倘得一官半职,大姐,则你便是夫人县君也。”“我此一去得了官,便来娶你。”毅然决绝地赴京赶考,并一举及第。后与转世的玉箫相见,渴望再续前缘的热情却被玉箫的义父张延赏当头浇灭,重情重义的韦皋勃然大怒为红颜,甚而至于与张故人拔剑相对,直言道:“老匹夫无礼。小娘子本为义女,他却诈作亲生,其间必有暗昧。我求亲事,他不许我还可,乃敢辄自拔剑将我赶杀,我如今只着他片时间寸草无遗!”这段宾白则将他的率真和多年征战的粗犷表现的形象生动。最后皇帝赐婚,他因之前的不快坦言拒绝:“臣官居一品,位列三台,何处求婚不遂,怎肯拜他?”“他夸他家勋贵,却又弃嫌老夫,倘事不济,倒惹的旁人耻笑。”负气的倔强让韦皋这个人物可气又可爱,这些都非常切合人物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性格。

一百三十三、就艺术性而言,这类咏史诗虽有新意,富于启迪,毕竟过于直露,缺少余味。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赤壁》诗,其戏剧性的形象十分感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百三十四、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泥障半作帆。

一百三十五、夸张

一百三十六、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一百三十七、乔吉是元中后期著名的杂剧、散曲大家,他与张可久被并称为“曲中翘楚”,是元代文采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传世的杂剧仅有三部且均为才子佳人的模式,所以后人对其杂剧的关注度要逊于散曲。本文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观照乔吉杂剧,发现其杂剧语言独具魅力:蕴藉典雅不失朴质,清新奇巧不失自然,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文采飞扬雅俗共赏。这种本色与文采共构的语言风格影响并引领元杂剧文采派走向了清丽自然的时代,而且对后世戏曲语言的影响也极为深远。乔吉杂剧语言的特点不仅仅拘于文采,更多体现的是唯美蕴藉与清新朴质的交融共构。

一百三十八、拟人即将事物人格化,这是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如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草树”原为无情物,在诗人笔下能“知”能“解”还能“斗”,与“杨花”、“榆荚”竟有“才思”高下之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人此中来。”诗人将桃花替代春光,又把春光拟人化,可以躲进山中,让人无法寻找,似有小孩顽皮惹人性格,天真可爱。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将自然界的夕晖写成“脉脉”含情不断,将流水写成“悠悠”含恨无穷,借以表示思妇的凝愁含恨。鹿虔雇《临江仙》“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藕花被赋予生命和浓烈感情,不仅相向而泣,还暗伤亡国,泪湿香红。欧阳修《玉楼春》“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之物,但词人笔下游丝在苦苦缠绕着人不让离去,又埋怨杨柳怎么没来由地争着把人送走。欧阳修《啼鸟》,则通篇赋予啼鸟以人之性情,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李觏《残叶》通篇将残叶赋予感知,寄以诗人自己情感。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将“一水”、“两山”赋予有生命的形象,亲切动人,传诵千古。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诗人将雪、柳赋予人的性情生命,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乡愁。方岳《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通篇将春风拟人化,先总写其太忙,再从不同方面写极忙之状,富于动感,极有韵致。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直接将“雨’’赋予“恨”,“云”赋予“愁”,将“江南”称为“佳丽”。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花圃围栏上的菊花充满愁感,兰花上露珠迸出泪珠,也是为了表达诗中女主人公的愁感,词中赋予蔷薇以人的体态和动作、人的灵魂和情感,使读者实难分辨哪里是花,哪里是人,真是进人了物我交融的境地。

一百三十九、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一百四十、[煞尾] 我本是个花一攒锦一簇芙蓉亭边有情有义的双飞燕,却作了山一带水一派竹林寺有影无形的并蒂莲。愁如丝泪似泉,心忙杀眼望穿。只愿得花有重开月再圆,山也有相逢石也有穿。须觅鸾胶续断弦,对抚瑶琴写幽怨。闲傍妆台整鬓蝉,同品鸾箫并玉肩,学画峨眉点麝烟。几时得春日寻芳斗草轩,夏藤簟纱橱枕臂眠,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代筵。指淡月疏星银汉边,说海誓山盟曲槛前。唾手也似前程结姻眷,绾角儿夫妻称心愿。藕丝儿将咱肠肚牵,石碑丕将咱肺腑镌。笋条儿也似长安美少年,不能勾花朵儿似玉人面。干赚的相如走偌远,空着我赶上文君,落的这一声喘。

一百四十一、诗虽无一字涉及玄宗霸占儿媳之丑事,却颇具深意。“薛王沉醉寿王醒”,薛王已醉就不要去管他,诗人写寿王,着一“醒”字,包蕴极为丰富。有回忆,有思念,有痛苦,有愤郁,更有羞辱,还有内心情感无法宣泄的强烈悲愤。诗虽无写玄宗秽行,却令人遥想其耽于享乐而导致祸乱的龌龊。

一百四十二、茶宴时用的茶碗,也绘有松、竹、梅岁寒三友纹饰及摹御制的三清茶诗。宴毕,诸臣可以将碗“怀之以归”。宴桌上还摆出各式蜜饯果丁和圆鼓式果盒,果盒内装有清宫特制的满洲饽饽。据清官御茶膳房行文底档记载,茶膳房预备茶宴果盒,每副用白面1斤8两,青豆面、豌豆面、芝麻盐、高粱米面各4两、白糖8两、香油5两。

一百四十三、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一百四十四、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面对周围可喜之乐景,词人却“心情少”,可见其哀之深。写景设色愈富丽,愈反衬出词人伤心黯淡之情。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一百四十五、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丰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百四十六、在咏史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诗人敢于发前人所未发,独具慧眼,表现了独到的胆识。

一百四十七、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说甲,实际却指乙。其主要形式有两种:

一百四十八、杨广南游江都,铺张煊赫,那可是彩船盈河,骑兵夹岸,锦帆锦鞍,照耀陆川。只顾一人游乐,不恤民苦,可见剥削之重与压迫之惨,隋帝,一个;游兴一意孤行,不惜民力,尽享穷奢极侈与荒淫无度,杨广,昏君暴君一位。讥“父夺子妻丑事”,有《龙池》:

一百四十九、前一首诉楚灵王的罪。“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细腰风风靡一时,举国深受其害,轻歌曼舞、绰约娇柔,只为博得楚王的青睐和宠爱。今日细腰竞妍,明日亦累累白骨,在细腰摆柳间,楚王也是葬送自己青春与生命的罪魁祸首,只不过,王无知!在乖戾的癖好中,消磨了女子的青春、君王的意志和王朝的气数。后一首叙宋玉的愁。“摇落深知宋玉悲”,宋玉本多愁,“无愁亦自愁”,为啥?好一副《楚宫暮雨图》,暮色凄迷,楚宫荒凉,凄风冷雨洒落江上,无法不惹人愁绪。宋玉有三愁:因景生愁、感时慨愁、悲己幽愁;李商隐亦有三忧:岁月蹉跎的忧伤、贤不见用的忧愤和王朝前途的忧虑。咏吟汉帝事有三首:一为《题高祖庙》:

一百五十、正面衬托。不直接描写所要写的事或人,通过别的事或人,从正面来进一步显示所要写的事或人。如在苏轼的《念奴娇》中,作者以壮阔雄伟的江山来衬托风流人物的业绩,用绝代美女“小乔”、势崩山川的赤壁之战以及在鏖战中的许多英雄豪杰,从各个方面来衬托周瑜的英雄气概。

一百五十一、乔吉还善于反用典故。比如《金钱记》第一折:

一百五十二、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一百五十三、[哪吒令] 俺则见香车载楚娃,各剌剌雕轮碾落花;王孙乘骏马,扑腾腾金鞭袅落花;游人指酒家,虚飘飘青旗扬落花。宽绰绰翠亭边蹴鞠场,笑呷呷粉墙外秋千架,香馥馥麝香熏罗绮交加。

一百五十四、兴起

一百五十五、杜牧的这些七绝清新,别致,不落俗套,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句,绚丽多彩,但又十分流畅,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没有故意雕饰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他的七绝,总是以生动而含蓄的形象,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取胜的。这些特色也体现在杜牧那些“咏怀古迹”的“史论诗”中。

一百五十六、用叠音词形容或补充所状之物,使读者加深印象。如无名氏《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十句中有六句用了叠音词,全词情趣盎然。谢姚《游东田》:“戚戚苦无悚,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诗中三处运用叠字,增加了诗的形象和音乐美。何逊《下方山》“鳞鱗逆去水,弥弥急还舟”,用两组叠音词,状写诗人心潮的不平静。王褒《高句丽》“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盌漼灌,垂手奋袖娑娑”,后两句“漼漼”是形容涕泪齐下,“娑娑”是指舞姿轻扬,都是对前二句的形象化的描写和渲染。雍裕之《江边柳》“嫋诚古堤边,青青一树烟”,“嫋嫋”形容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青青”形容其葱茏苍翠之色,写出了柳的轻盈和春的秀丽。

一百五十七、此诗以清新秀丽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树茂花美,娇莺长啼,水村山城,酒旗斜矗、庙宇楼台、烟雨凄蒙,这都是典型的江南春色。而在莺啼之前冠以“千里”更写出春色无边的气势。明人杨慎认为“千里”不合情理,妄改为“十里”,实在是不懂艺术真实的荒唐之论,而在寺前冠以“四百八十”,字样,更突出了江南寺庙之多。这种描写还有一种暗示作用,南朝的寺庙虽然留下来了,但是南朝政权不是早已化为乌有了么,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正是它太崇奉佛,建的寺庙太多了的缘故吧。细玩结尾一句,从“多少”二字还是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慨的,意思是当年建造寺院者是何等显赫,而今又在何处?诗人面对江南的春光,自然会有今昔盛衰之感。诗人另有《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对那些巧取豪夺者为了“买福卖罪”而大兴寺院奉佛表示愤慨,对武宗朝禁佛毁寺之举表示赞赏,对南朝梁武帝“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的愚昧表示谴责。把诗与文联系起来看,诗人感慨兴亡的微意便不难体味了。所以这首绝句表面写景,但暗喻咏史,借暗写南朝诸政权因为崇佛而纷纷灭亡的事,来暗喻唐王朝当今崇尚佛老的弊政,使这首诗情画意的绝句更富有弦外之音。

一百五十八、刘学锴 余恕诚.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一百五十九、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一百六十、如著名的《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百六十一、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一百六十二、这段曲词中用神话传说故事表现杜牧醉意朦胧间的飘飘欲仙。“广寒宫”、“蟠桃会”、“蓬莱八洞”皆为神仙境界。“华胥一枕梦”的典故则出自于《列子·皇帝》,华胥是列子虚构的国家,常用来指虚无的梦境。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堆叠,就把杜牧酒醉未醒的飘飘然表现的传神生动。

过华清宫绝句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旅行简短文艺句子,旅行简短文艺句子
    下一篇:守候爱情的美好句子,守候爱情
    

    Copyright © 2023-2024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